要想掌握分数排序定位法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必须首先会应用高考总分成绩排序统计表。这其中又分为一分一段、五分一段、十分一段,二十分一段、甚至有五十分一段,当然是一分一段使用最方便、最有效。
(一)什么是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
将各地(省、直辖市、自治区)参加高考试的全体考生的若干门课的总成绩从高到低一分一分地排列出来,并显示出每一分数所具有的本分考生人数以及逐分累计的考生人数。有少数地方还将考生加分投档的分数合在一起一并公布,也就是说总成绩中含有政策照顾分值。目前各地一般将总成绩分为文史类和理工类两种分别予以统计公布。当然,有的地方不是按一分一段而是按五分一段,有的甚至按十分一段乃至几十分一段予以统计公布。其使用方法与原理是一样的,但作用是各不相同的。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起参考作用最大的、最便于考生参考利用的是一分一段统计表。因此建议各地公布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
下面以2012年重庆市普通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文史类)中的一部分为例,即选取从681分开始,到554分为止(554分是重庆市2012年文史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重庆市2012年高考成绩(文史类)一分一段统计表(含照顾加分)
分数段 人数 累计人数
681 1 1
680 1 2
679 1 3
677 1 4
676 1 5
675 3 8
674 2 10
668 2 12
666 1 13
665 1 14
664 2 16
663 1 17
662 2 19
661 2 21
660 2 23
659 3 26
658 6 32
657 1 33
656 7 40
655 2 42
654 3 45
653 2 47
652 5 52
651 7 59
650 7 66
649 7 73
648 6 79
647 5 84
646 7 91
645 12 103
644 17 120
643 6 126
642 9 135
641 7 142
640 14 156
639 10 166
638 11 177
637 5 182
636 13 195
635 12 207
634 20 227
633 15 242
632 18 260
631 8 268
630 21 289
629 12 301
628 21 322
627 17 339
626 16 355
625 17 372
624 14 386
623 22 408
622 17 425
621 23 448
620 30 478
619 23 501
618 30 531
617 22 553
616 34 587
615 35 622
614 31 653
613 34 687
612 42 729
611 32 761
610 29 790
609 42 832
608 42 874
607 35 909
606 38 947
605 36 983
604 37 1020
603 41 1061
602 48 1109
601 51 1160
600 60 1220
599 40 1260
598 36 1296
597 57 1353
596 59 1412
595 43 1455
594 59 1514
593 46 1560
592 62 1622
591 61 1683
590 72 1755
589 69 1824
588 58 1882
587 76 1958
586 63 2021
585 73 2094
584 75 2169
583 74 2243
582 75 2318
581 95 2413
580 108 2521
579 83 2604
578 85 2689
577 78 2767
576 92 2859
575 86 2945
574 95 3040
573 95 3135
572 101 3236
571 100 3336
570 94 3430
569 91 3521
568 114 3635
567 111 3746
566 103 3849
565 115 3964
564 111 4075
563 137 4212
562 124 4336
561 126 4462
560 125 4587
559 138 4725
558 144 4869
557 165 5034
556 137 5171
555 123 5294
554 162 5456
(三)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直接含义及作用。
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中第一纵行“分数段”中所列出的是全重庆市的考生从高分687分开始的逐分排列,如666、665、664、663;统计表中市的考生从最高分到某一分数段上所拥有的全部人数,也就是将某一分数段上有多少考生加上上一分数段的累计人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仅要看自己考分所在段的人数和累计人数,还要对相邻若干段的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甚至对比自己分数高但关联度大的所有情况都要大致把握。
(四)高考总分成绩排序统计表的内在含义及作用。
1.可预测高校招生投档(录取)分数线。
高校每年招生都会产生投档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数线(校线)、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简称专业线),通过这些分数反映到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校线)、专业线,排在什么位置上。知道了排序位置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可大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分数的作用还大。举例来说,这样一来,可能就会有考生及家长认为,这太好了、太简单了,到时候拿着考分一查,是这个位置就报,不是就不报。且慢发挥,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尤其是高考志愿填报这样多则可说是上千万人13240239147/01065258589少则也达几十万人同时一起参与的事情,其复杂性、其难度是未亲身经历过的人所想象不到的。请看:华中科大2007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为597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6357位;华中科大2006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为594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6770位。哦,差别不大吗。华科大2005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为560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11905位。哦,差别这么大。果真如此,年年都有不同,那还怎么用呢?别急,这就是分数排序定位法的作用之所在(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2.可预测当地当年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内在含义及作用,还在于可以推测该地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个作者已在本书第二章第一节高考招生形势之全国及各地招生与考生的情况中,简单地介绍过准确度比较高的方法,不过这个预测录控线方法的缺点是掌握的数据要多要全面才行,不然其准确度就要大打折扣。由于各地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迟早是要公开公布的,预测也不过是早几天知道心中有个大概数而已,不必哪么准确,故而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如下。第1步、找到当地上一年招生资料中某科类的计划人数;第2步、根据当地上一年所划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当地上一年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上查出所对应分数的累计人数;第3步、用第2步中的累计人数去除以第1步中的计划人数就得出一个比例系数;第4步、用当年某科类的计划人数去乘以第3步中算出的比例系数,得到一个总人数;第5步、再用第4步中的这个总人数查找当年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累计人数中的相同数或最接近的数字所对应的分数即为当年的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举例说明如下:第1步、湖北省2005年理科类第一批招生计划人数为26117名;第2步、湖北省2005年理科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24分;在湖北省2005年理科类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上所对应的累计人数中的相同数或最接近的数字是33132位;第5步、查找2006年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累计人数中最接近的数字是31677位,所对应的分数是546分。这个分数即为所预测的当年的理科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线。与稍后几天湖北省招委所公布的546分完全相同。545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是32496位;547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是30924位。
采用此法再预测湖北省2006年文史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第1步,湖北省2005年文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5147名;第2步,湖北省2005年文史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06分;在湖北省2005年理科类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上所对应的累计人数中的相同数或最接近的数字是6539位;第3步;第5步、查找2006年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的累计人数中最接近的数字是6387位,所对应的分数是545分。这个分数即为所预测的当年的理科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线。与稍后几天湖北省招委所公布的545分完全相同。546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是6162位;544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是6641位。
通过湖北省2006年本科各批次线预测表1可知,对第1批次理工类和文史类所预测的分数均无误差;对第2批1次理工类和文史类所预测的分数几无误差;对第2批2次文史类所预测的分数几无误差132340239147/01065258589而理工类所预测的误差达4分,原因在于湖北省对其划线比例有所改变,如果将其的对应比例系数从6.5748调整到7.0的时候就完全无误差了。同样,第3批1次理工与文史类的误差分别为3分、5分;第3批2次理工、文史类的误差竞达到了16分以上,原因仍在于湖北省对其划线比例有所改变。与其因划线比例改变造成较大误差,不如来个更简便的方法。
采用这个方法必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当地关于划分各科类各批次录控线的比例之政策在当年是否会有所变化,如无变化,照上例用之;如有变化会有多大,根据变化情况适当加以修正用之。
② 所引用数据均来自省招生办所公布公开的数据,招生计划人数是当地招生办公布的考生人手一册的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数据。如果有些考生及家长没有上年的资料,笔者在这里给出一个经验系数1.20~1.35以供参考,这是划分一本与二本的;三本独立学院的经验系数1.5~2.0左右。
③ 预测当地当年各科类各批次贴线生的具体分数范围。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招生政策中高校招生录取办法之“贴线生”的量化及其报考方法。
④ 可对分数含金量区别法之实际含金量的比较系数加以验证或修正微调。(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⑤ 可直接用于区别分数含金量。(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⑥ 可用于检验所预算的高招专业录取分(将在下面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