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内容

2013湖南高考作文网络版我愿意

作者:  时间: 2020-12-23

7日上午,2013年度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就年年引人注目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毛继东教授表示,今年的题目总体比较浅近直白,基本没有审题上的难度,大部分讲志趣修养,心性历练。湖南卷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主题词为“我愿意”。本报邀请株洲本地作家、大学计算机老师、小学生来写高考作文。

作文题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1

我愿意吗?我不愿意!(大学计算机教师)

看着这道作文题目,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我想起了赵传那首《我是一只小小鸟》。

人们总是被鼓励要努力、要积极上进,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要上进?我们上进的目标是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的。差不多每个在学校读过书的人都被问过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每个小朋友都会给出一个可爱的答案,每个中学生都会给出一个伟大的答案。要是现在来问问你、问问我,这答案会是什么呢?

看了这篇作文给的两段材料,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们就是那个追逐天上的彩云的“它”,为了一个虚幻的目标,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但是我们心甘情愿。终于,我们追上了彩云,或者我们翅膀折断,梦想无法实现,接下来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要的就是陪着自己的亲人,静静地、不说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一个眼神的交流,就这么享受那份亲情。

其实我们最终要的,还得是一份永恒的亲情啊。人类科技在不断发展,所谓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在期待着明年能提高自己的GDP,能让财富更多地被创造、被消耗。可是,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什么样子?

我很想说,人类也是一种生物。生物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生息繁衍。按照现在发展思路,人类还能走多远?我们的地球,被无数的卫星碎片、太空垃圾包围了;我们的海洋,被弄脏了;我们的河流、大地,被剧毒的垃圾充塞了;我们愿意吗?至少,我不愿意。

我们评判生活水平高与不高的标准无非是看消耗物资的能力,换个角度说,就是我们在比赛谁能更多更快地吞噬这个世界。

今天来考试,我喝的是瓶装水饮料,坐的是小汽车,考场有空调。和我的父辈相比,我的生活水平似乎比他们高很多了:他们去高考是走路或者乘公交或者骑单车的,他们的考场甚至连电风扇都没有的,他们带个水壶装的是家里的白开水或者茶水。我也不可能用父辈的“装备”:背个水壶会被笑话的,不坐小汽车会迟到的,没有空掉我会热坏的。我们变得越来越虚荣、越来越娇气,越来越寸步难行!

我愿意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但是我要的是美好的环境和温暖的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恶化了、身体变差了、亲情疏远了,这个,我不愿意!

点评:

构思巧,立意深。“我愿意吗?我不愿意!”先问后叹中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尴尬、社会发展中的难以协调的矛盾,直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相对的诸多问题,体现了文章的现实批判力度,引人深思。

分数48

我剪报,我快乐(节选)(作家)

我一生有两个爱好。第一是读书;第二便是剪报。我的这两大爱好,可能与父亲的“遗传”有关。

我父亲是一名银行会计。可能他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久之,便觉得枯躁无味,于是,看书读报便成了父亲的业余爱好。他不但看报,有时还将报纸上的重要文章剪下来,贴在报废的账本上。

50年代末期,父亲为我订了《中国少年报》。通过报纸,我在学到了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剪报爱好。

有次一位同学写作文时,要查找科学巨匠牛顿是怎么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我回家后,立即从“剪报集”翻出了牛顿从“苹果掉到地上”得到了启示,终于发现了“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吸引力”。这在没有电脑的年代,剪报成为储存和获取大量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的剪报习惯一直陪伴我度过整整半个世纪。通过剪报,不但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父亲的剪报爱好影响了我的一生,它使我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作家,我要用手中的这支笔,为人民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很多人与事,都在脑海里渐渐地淡忘了,唯独看父亲剪报的亲切画面,却是我儿时最幸福的记忆,我继承了他的传统。我剪报,我快乐。

点评:

“我剪报,我快乐”标题亮出情感态度,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娓娓而谈,凸显父亲的剪报爱好于“我”一生的影响,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人生快乐,

一份充实的人生收获。与第二则材料有些关系,但还不够贴近,第二则材料之意更侧重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关爱与感激”。

分数43

微作文

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株洲市贺家坳小学六年级学生)

“阳光总在风雨后,要相信会有彩虹……”正如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样。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不努力,那你永远都不会成功。哪怕有再远大、在恢宏的理想,又或者是百年不遇的天生奇才,也只能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如同王安石笔下那位五岁可指物吟诗的神童仲永一样。不去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哪怕死再天才的人物也终有一天会江郎才尽。

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那1%的灵感固然重要,但如果你不付出那占据了99%地位的汗水,那么那1%的灵感就没有任何用处。不经历困难,又怎能成功?但凡有大成就者,无一不是经历了千难万才成功。司马迁写《事假》花费了十五年时间,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用了二十七年,更甚者,歌德的《浮士德》花费了六十年。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大,才换来了旷世巨著的问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不付出,永远都不会有收获,但是当你的付出有了结果,就会拨云见日,屹立于众山之巅,俯视天地的苍茫,彩云的缭绕。

点评:

文章首尾照应了题意,也切合材意。强调过程中的磨难的重要性。内容较为充实,层次清楚,感情真实。事例论证中能将他人与“我们”结合起来,体现了观点的现实意义,但选材还求新颖、充分,语言也还求有感染力。

分数37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