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是在原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与湘潭工学院建筑系基础上整合相关学科与拓展新专业于 2003 年建立的。学院目前有建筑、城乡规划、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等七个专业系,设有地理空间信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区域地理研究所等三个校级研究所,同时拥有一个具有全国区域特色的综合科研平台“湘江流域研究中心”;拥有中央地方共建基础测量实验室和空间数据采集与成像处理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地理科学实验室和图形工作室。学院现开设了建筑、城乡规划、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等七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6人,其中教师52人,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29人,硕士(生)17人;校聘湘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学院在建筑、规划、土地利用、测绘工程、区域经济、灾害防治等领域承担了大量研究课题。学院现有《集群环境下大范围三维复杂场景的并行绘制机理及算法实现》、《冰碛湖坝温度场与内部结构变化的耦合机制及其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地理语义支持的矢量数据高保真水印模型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问题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长株潭同城化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项;在研的其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还承担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湘潭市城市建筑特色研究》等多个项目,年签约的横向项目及设计项目经费达300余万元;在《建筑学报》、《地理学报》、《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主编与参编了《震区公路走廊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后世博效应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联动》等教材6部。有多位师生在全国及省、市中国画等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奖或展出。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教研课题20余项。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自建院以来,学院部分班级四级英语通过率90%以上,出国深造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年来,学生获省级优秀班集体、挑战杯科技竞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20余次,获湘潭市十佳共青团员等市级以上奖励10余次。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向教学研究型学院不断开拓前进。目前,建筑学、城乡规划、地理学等学科已成为湖南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缴纳特殊党费、团费建立了“一元钱爱心工程”,已资助困难学生3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居全校前列。建筑学 学制:本科五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项目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的实践能力,能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从事设计工作的通才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建筑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城市设计、建设节能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城市规划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建筑施工等单位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公司、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城乡规划 学制:本科五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并能参加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策划以及相关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学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史、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区域规划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地理科学(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测量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城市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地理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地理信息、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专业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工程等。 就业去向:可在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环保研究院、规划设计院等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以及资源环境开发、房地产开发等企业单位工作。 本专业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地理信息科学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测绘等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现代地图学、GIS原理及应用、现代测量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GIS二次开发、数字图象处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测绘工程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面、地下及空间三维数字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土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测量平差基础、现代地图学、大地测量学基础、GPS原理及应用、GIS原理及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 就业去向:可在国土管理、城乡规划、市政工程、土木工程、交通、水利、电力、矿产资源开采、国防等部门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