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3人,具博士学位教师23人。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980人。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等赛事中成绩优良。历届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院确立了以物理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重点的学科建设目标,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在引力理论与相对论天体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理论、非线性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振动理论、电磁材料、无线电物理、光电子器件以及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共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教研教改课题5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学院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500 多台件,价值1600余万元;资料室藏书近2万册,各类期刊1000 余种。
物理学(省重点专业)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中等学校物理教学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或从事物理学方面研究工作及相关领域技术工作的物理教育与科研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基础物理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相对论、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系列课程、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中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公司企业单位相关领域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信息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物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从事产品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中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中等学校及职业技术院校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具有电子设计、电子产品开发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电视原理与维修、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学科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从事普通中学通用技术、综合实践以及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类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从事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光信息技术、光通信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内的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各种光电子系统和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波动光学、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光电通信、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的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以及高新技术公司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