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2025年06月29日 星期日 03:26:21

距离2026年高考34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高考十大最火专业
关注公众号
进家长群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985且211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作者:  时间: 2019-01-1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先后有蒋德寿、王淦昌、束星北等一批学术名家在此任教。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物理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五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物理海洋(海洋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等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省重点学科,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海洋遥感)、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38人。本着“夯实基础,发掘潜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08年起举办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简称“信息实验班”)。学院具备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海洋技术之学科优势,具有现代信息技术与海洋探测高新技术融合交叉之特色,是重要的海洋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海洋技术(Marine Technology)

    本专业以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信息技术为主要方向,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具备海洋科学基本知识,掌握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遥感和海洋信息等现代海洋探测技术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胜任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探测技术研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保护、海洋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包含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和海洋遥感与GIS技术三个人才培养模块。

    (1)海洋声学技术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水下目标探测、水下导航和定位、水下通信、海洋环境遥测、海洋资源开发、水声工程及水下声传播理论研究等海洋声学技术方面进行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2)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海洋环境光学探测、海洋激光探测、水下目标光学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光传输理论及应用、光学工程等海洋光学探测技术方面进行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能力。

    (3)海洋遥感与GIS技术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海洋遥感反演与应用技术、海洋大气地理信息技术、虚拟海洋仿真技术和数字城市等海洋信息探测技术方面进行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海洋科学导论、声学基础、水声学原理、声学测量、海洋光学导论、光电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海洋遥感、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海洋应用、海洋探测与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系统、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海军所属单位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与监测仪器及其它与声学、光学、电子信息相关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咨询电话:0532-66782949  E-mail:julin@gmail.com  联系人:林巨 教授/系副主任

理学(Physics)

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基本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学为自然科学其他学科提供原理、思想和方法,是自然科学的共同基础。物理学专业着力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科学素养良好,能系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相应的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在物理学各分支领域创造地开展工作,或能够在相关应用领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及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有:数学类系列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等。

    本专业包含物理学和计算物理与信息技术两个人才培养模块。前者努力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学术功底,具备明显的特色专长,通过进一步深造,能够适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研发等工作。除上述基础性课程外,设置材料物理、光学光电子、海洋物理等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后者培养学生具备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计算物理、信号处理等专业性工作或一般性软硬件开发应用工作。学生除进一步深造外,也可进入各行各业从事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或其他技术工作。除物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外,设置一系列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供学生选修。

    咨询电话:0532-66781280 E-mail:shenylmeteor@ouc.edu.cn   联系人:沈月龙 副教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坚持“理工结合”的特点,培养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理论实验训练和科研实践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电路与电子学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以及电子技能实训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与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企业,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研究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攻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和“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

    咨询电话:0532-66781215  E-mail:geyurong1972@yahoo.com.cn  联系人:姬光荣 教授  葛玉荣 副教授

电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并突出专业的声学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信息工程声学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电子信息、声信息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电路与电子学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声学系列课程以及电子技能实训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与电子信息、声学工程有关的企业,从事电子和声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攻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及“声学”硕士研究生。

    咨询电话:0532-66782917  E-mail:renxmqd@ouc.edu.cn  联系人:傅圣雪 教授  任新敏 副教授授 

通信工程(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掌握通信理论、通信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通信工程中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电路与电子学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理论及技术系列课程以及电子技能实训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部队以及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部门、通信产品设计制造企业和通信服务行业,在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系统设计、集成、制造、调测以及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研究生。

    咨询电话:0532-66781231  E-mail:zhaolf@ouc.edu.cn  联 系 人:赵犁丰 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体系结构及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分析能力及软、硬件系统开发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依据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本专业分为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和信息安全四个方向进行培养:

    (1) 嵌入式系统方向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无线网络等方面的专门化人才;

    (2) 软件工程方向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方法、软件工程、大型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的专门化人才;

    (3) 数字媒体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动漫游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等方面的专门化人才;

    (4) 信息安全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学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与大型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大型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工程开发与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理论与法律法规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动画原理及实现、游戏程序开发、手机嵌入式软件开发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部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设计、维护及管理工作,可以到国家机关与各级信息中心、军事与安全等部门工作,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究与开发、网络通信与信息服务等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咨询电话:0532-66781241  E-mail:xjl9898@ouc.edu.cn  联 系 人:徐建良 教授/系副主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专业是基于光电子学在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学科,是一个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融合的新学科,是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支柱,是新世纪高技术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光为信息载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占信息总量的80%的光学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专业本着理工融合的特色,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胜任信息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应用光学、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光电技术、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实验、应用光学实验、光信息处理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和传感器实验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通信、广电、信息光电子、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和光信息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光通信网的研究、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其他专业的相应工作。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光学工程、光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咨询电话:0532-66781202   E-mail:wjing@ouc.edu.cn   联系人:王晶 教授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