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22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985且211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作者:  时间: 2019-01-11

无论你们是否进入“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入复旦就是踏上了人生发展的康庄大道。在专业上成为高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快乐之源。但是,仅仅专业学习,还不能穷尽我们人生的可能性,发展我们的情趣和感受,让人性丰富起来,让生命丰富起来,就是我们社会学院特别“给力”从而特色所在,因而值得你们特别的向往。

——于海 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成立于2004年,学科领域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公共管理四个一级学科,是以多学科交叉、综合为特色的社会科学学院。学院由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以及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十余个校级研究机构组成。

 

教学及科研力量

学院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发展、民生关怀和决策咨询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科群,综合实力居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2008年“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申报中,学院申报并立项的“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是复旦大学文科唯一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学院参与建设的“985工程”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整合了学院乃至学校相关学科力量,成为大学社会研究的重要阵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56名,其中教授19人(含16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7人,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拥有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2010年,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作品23部,发表论文160余篇,提交各部委等部门研究报告近40篇。2010年,全院获得科研资金523.77万元;其中,新立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师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或省部级高校社科成果奖共计10项。

 

本科生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

学院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实践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建院以来,学院始终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建设国际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教学上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科研带教学,以实践促教学”的鲜明特色。学院强调学生的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现在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学生100人左右。

l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始建于1925年。2012社会学一级学科被确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重点学科)。该专业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较强的实际社会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接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训练;毕业生在社会分析、调查研究、社会管理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社会学、中国社会等。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

社会学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l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理念及技术、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始于1929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0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并建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该专业的教学形式包括教师讲授、专题讨论、模拟演练、影像研究、实务操作和专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精神健康、家庭治疗、非营利组织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等。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l  理学专业

复旦大学理学专业最早开始于1923年,2002年恢复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突出、应用实践能力出众的心理学人才。该专业一方面强调现代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在当今心理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思路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并建有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多个实习点。专业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理学本科专业招收理科学生,本科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国际合作与国际化办学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加拿大女王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美国戴维森学院、美国三一学院、瑞典隆德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香港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在内的多所境外大学达成交换学生以及合作研究协议。2012年接待海外境外校际、系际交流学生150余人,平均约有50人次学生通过校际、系际交流项目出外访学。据不完全统计,20058月至今,学院本科生近350人次分别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挪威、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学习交流;2011年出国/出境学生人数就达到100人次,其中包括在国外/境外高校交流学习一学期或以上的学生30人左右。学院还不断增加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外优秀师资,强调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融合,定期邀请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近6年来,学院开设过的英语课程达百余门次,其数量居全校前列。

学院设有与欧美院校与教育机构合作的6个国际留学和交流项目,以及全英文授课的“中国社会与公共政策”国际硕士(EMA)项目、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的双学位项目等。其中,学院与加拿大女王大学合办的“发展研究”课程,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合办的“全球化研究”课程,为本科生提供了同外国留学生一对一结伴学习的机会。2009年,“发展研究”课程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命名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荣誉。

 

就业去向

学院鼓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以视野开阔、社会责任感强、兼具领导能力而受到社会青睐。

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擅长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社会研究、临床咨询和机构运作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管理才能。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去向主要有:(1)出国出境或在境内高校就读研究生,可涉及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哲学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极强的专业适应性和竞争力。(2)国内外大型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就业。(3)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的相关工作。(3)移动通讯、电信、烟草公司、电视台、知名纸媒等大型国有企业。(4)政府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管理、行政等工作。(5)依托优秀实力进行自我创业,包括市场运行、社会服务、心理测量与评估、咨询等。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