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202

心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的信念,做奋斗者追梦者,往前迈一步,人生就有无限可能。——【奋斗梦想】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快讯 > 正文内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被指增高考负担

作者:  时间: 2019-01-19

首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结束,有专家建议——

“鸡肋”会考不妨按文理科合并科目

前昨(25日)两天本市(上海)举行高三会考。记者在长宁区某中学考点外,不停地听到老师们对着鱼贯而入的考生们千叮咛万嘱咐:“认真考!”堂堂的全市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或多或少地在学生们心中沦为了“鸡肋”。难道就真没有改变的可能吗?

“小学科”应归归类

“权当高考练兵。”不止一位高中校长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因为除了政治,其他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都是高考的主科目,这次正好是个“实战演习”。也有校长提出,高三的会考科目设置不尽合理。比如,会考的A等成绩约占20%,而高考加试政治学科的考生也大致占20%左右,也就是说,加政治的高三学生明显占了“便宜”。

说到会考科目,有校长建议在高三学年只设语数外三科会考,其他高考加试科目则分摊到高一和高二学年会考。考虑到这样一来可能加重高中前两年的学业与考试负担,不妨将其他“小学科”合并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前者在高一时开考,后者放在高二进行。考试题型尽量采用复旦“千分考”的形式,即均为客观题,这样做既能考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避免猜题、押题和没完没了的“题海”补习。

科目重复太折腾

“我国各地推进的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不是像美国SAT这样的综合能力考,而是每门学科的考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样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产生的结果是,如果不与高考挂钩,就味同嚼蜡,而如果与高考挂钩,就必然导致考试科目的重复,同时增加高考的负担。

熊丙奇担心的是,目前的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会让公众对未来的“学业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产生畏惧,从而拒绝改革,这将使得高考改革再次陷入传统的“大家既渴望改革,同时又普遍反对改革”的困境,时间和精力被无谓折腾。

统一出具高中成绩

从2009学年开始,本市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至昨天恰好完成了首轮三年的全部会考。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个建议,就是如何准确、科学、合理地认定高中生的学业成绩。问题的起源,是因为现在有愈来愈多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出国留学,然而,各学校在出具高中成绩证明时却屡遭难题。

因此,有校长建议,将来高中生在出国、升学、就业时,如果需要开具高中成绩,完全可以用高中10门学业考试的成绩作凭证,既公平又公正。而且,市教育部门还应设计出中英文的成绩单“格式文本”,由各区县的教育考试管理部门或市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便于对开出的成绩单实施行政监督。(王蔚)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