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怎样复习逻辑
网友:在MBA考试的测试当中,请问MBA逻辑复习应该占多大比重比较合适?因为别的还有数学等。
朱煜华:逻辑花的时间不要太多,因为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花的时间和取得的成绩不成正比,也就是说你做15分的时间,哪怕你再多一倍的工夫也只能提高一分、两分,要提高很多,非常困难。大概的时间结束,我觉得逻辑不用花太多的工夫,因为它跟你的分数不会是正比的。
网友:请问朱老师,应对MBA联考逻辑部分的考查,掌握逻辑学基础知识是否十分必要?今年的逻辑部分值有所提高,相信其灵活性肯定也有相应的提高以达到更大的区分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复习及做什么样的题来应对这种灵活性和分值的提高呢?
主持人:第一个小问题:是否十分必要掌握逻辑学的基本基础知识?
朱煜华: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MBA的逻辑考试来说和西方的GMAT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的GMAT不涉及到任何商业知识,包括逻辑学科,但是我们现在MBA的逻辑考试,涉及到一定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因此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应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是最需要的方法。
主持人:逻辑分值有提高,这个阶段应该怎么样来复习?
朱煜华:因为它的题型有变化,怎么样能够尽快地提高复习能力,这里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还是要把必要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掌握的再牢固一些,因为这些解题的程序是很重要的,还有一部分是涉及到批判性思维性的题目,这些题目按照我们中国,更多的是直性和悟性,真题一定要看,不仅要理解,还要从中得到一些方法。
因为真题第一是有代表性,再一个真题在往年还有可能出现,所以真题要真正把它搞懂。此外,就是人大的一本书,是我编写的。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大致相当,建议考生可以做一做,我的书名叫做《2005年MBA应试精华教程逻辑》[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现在社会上关于这方面的书很多,因为有的书就是从GMAT翻译过来的,有些题目本身就没有完全的搞通,所以像这些题目,如果有时间当然可以看看,如果时间不充分的话,这些书不看也没关系。
网友:我想问一下复习的时间怎么样安排,我现在还没有开始复习,您觉得还来得及吗?
朱煜华:还没有复习,现在就很紧张了,因为据我了解很多班都已经开始了,你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掌握学习的逻辑方法和基本知识,又要掌握方法时间是比较紧了。
主持人:您有什么建议呢?
朱煜华:如果有强化班去上一下逻辑学的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课,如果没有的话,至少要掌握一点逻辑学的基本知识,这是一定要掌握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然后再做一些真题。
主持人:现在只能这样的一个复习策略了。
朱煜华:对。
网友:以前做题只做八九个,复习了一段时间又做套题,成绩反而下降了,我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这是何原因?能否给我分析一下。
朱煜华:一套题目45分,这道题目可能分数很高,另一道题目分数就下来了,这是很正常的,有些同学他思维的方式对解题也是有关的,有的同学碰到题,感觉比较陌生,那分数就低一点。
主持人:您的意思可能就要多做几套题,广泛熟悉一下,成绩就会比较稳定。
朱煜华:对,我想把真题做完,再做10到15到模拟题,大概就差不多了。因为这个考试和别的考试不一样,这完全是一种能力的测试,也是一个知识的测试,这个能力通常在任何领域,能力都可以反映在比较低的水平。不像知识,逻辑不是这样,哪怕分数很高,最后能力不一定很高。
主持人:那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这种能力?
朱煜华:这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先天性的能力,因为西方对思维和能力做过这样的研究,首先人们先天就具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对各种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抽象乃至推理、论证能力,包括决策能力。这个能力一个程度上带有自然色彩,这样就可以显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知识层次很高,但能力不强,有些人虽然知识层次不高,但是能力很强。这就是带有一种先天性,这种能力得到后天培养,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个提高是受先天性的影响,所以有的人下同样的工夫,做同样的题目这个和分数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差别在先天的能力上,不是说下工夫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
逻辑题答题技巧
主持人:那么一般做逻辑是什么样的一个思路呢?有没有通用的思路。
朱煜华:找不到可以通用的方法,如果找到就不存在了,一般上说你首先对题干完全吃透,把题干要吃透,因为解题所有的信息都在题干上,把题干所有都弄清楚了,就可以了,题干是我们全部的出发点,如果你的出发点没有写清楚,那么把握性就不大了。有的题干甚至到关键的语词,什么是关键语词呢?就是涉及到连接词,包括逻辑连接词和语句连接词,如果、那么这是逻辑连接词,所有、都是,这都是逻辑连接词,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连接词,没有、所以、因为、因而这些词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判断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等,什么是论据,什么是论题。除了逻辑连接词和语句连接词之外,涉及到数量、时间、方式,这都是关键语词,有些事情只要把握住关键语词就可以了,题干和这些词之间都各自有各自的关系。
网友:如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熟练性,比如一个题一下找不到答案的话是不是等一会儿做。
朱煜华:一般都是按外按的选项,一般来说这5个选项中,如果两个到三个都是属于按外按,我们首先要把按外按排除,应该要我们选择的往往就是两个选项,第一步我们把按外按排除了,把我们选择范围缩小了,这样就可以了。应该说按外按对考生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同学们有一个意识,如果觉得有点难,那首先排除,这就是用排除法来解决。
网友:请问现在命题是否还会考虑从GMAT等国外资料中翻译后命题还是完全由国内自行命题,如果有的话,大致比例如何。参考GMAT题目有多大价值?
朱煜华:GMAT是肯定有的,但是原封不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用的话也是经过一些改造。
主持人:一般占多大的比例呢?
朱煜华:大概能占三分之一多一点,用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推荐会强一点,剩下的只是说三分之二的题目就是我们所讲的灵感悟性的题目,如果我们有巩固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方法,把三分之一强一点,大概有40%左右的分数拿到手,那么考试就可以了。因为灵感悟性的题目,有的时候确实不是那么好解决,悟性到了题目就解开了,有的时候往往你悟性不到,这个题目怎么也解释不了,这个题目包括老师都很难有100%的把握解决。
可以用确定解题的方法先解决了,剩下我们总有办法解决,如果能解决三分之一,剩下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网友:请问做“该结论预设了以下哪些条件”这类题有什么简便方法?
朱煜华:一个是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假设这些必要条件,它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这称之为必要条件,另外是充分条件,从这一句话就可以推出这个结论来,这两种情况需要区分的。
主持人:您稍微说具体一点?
朱煜华:就是说前提可以作为必要前提,必要前提就一定是不可少的,少了你改革的方案,什么改革的举措,什么政策一定是不能实行的,就像雪中送炭一样,你要是不送炭就冻死了。还有一个是作为充分条件,你下面哪个为前提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这就是充分条件。这两个情况它的基本方式有所不同,考试也不应该有积分,关键还是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这是逻辑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如果考生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不能理解的话,那么就难了。这一定要掌握,这不掌握基本上不具备参加考试资格。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逻辑在写作和数学当中都有所体现,您能不能谈一下,比如说数学当中体现逻辑的关系问题,怎么样来解答,写作体现逻辑性的题如何来解答。
朱煜华:数学用的是逻辑的方法,但是素材是数学的素材,比如说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等边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数学中的条件分析就是要搞清楚两个数学命题之间的条件关系。它的素材是数学的,方法是逻辑的。
对于语文主要体现在作文对论题分析,核实论题,论题和论题的关系,你要反驳,拿什么来论据,你怎么使你的反驳有逻辑性,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逻辑问题,但它就不像数学那么明显的体现逻辑的问题。
主持人:那么这怎么样来应对呢?
朱煜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里实际上是逻辑的问题,如果不会逻辑,也可以写出很好的反驳文章,但是学过逻辑就不一样,你怎么运用逻辑恐怕就不一样了。
逻辑题过关分数线及难度预测
网友:我想问一下全国每年逻辑方面的平均分数如何?比如说我如果想考上MBA的话,需要达到最低要求的分数线是多少?
朱煜华:现在一共逻辑总分是60分,应该达到45分左右,45分左右大概就可以过关了。
主持人:过关的分数线吗?
朱煜华:对。
网友:请您预测一下今年的分数线?
[1] [2] 下一页
今年逻辑的难度您觉得有什么样的变化。
朱煜华:没有具体的逻辑的分数线,通常逻辑是60分,能够达到45分,逻辑来说是过关了,至于其他的分数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了。
主持人:您觉得今年难度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朱煜华:我觉得跟往年没有什么大变化,因为逻辑基本上定型了,就是它的难度、题型、类型大致上定型了。
重视真题合理利用模拟题
网友:模拟题和真题这两个怎么样来利用?现在这个阶段主要做真题还是做模拟题?怎么样具体来利用这些复习资料。
朱煜华:首先做真题,真题是每道题目都要真正理解,还应该出点时间做些模拟题,而且做题目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它,不能仅仅满足答案就可以。每一道题目做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你知道从何入手,大致是什么样的步骤和思路,这是我们做题时需要注意的,不是说我知道答案就可以了,这还不行。
网友:您刚刚提到,现在这个阶段都做一些真题,在做真题训练的时候差不多是54分钟做30道题,是不是按照这个时间来做题。
朱煜华:按照这个时间来做。
主持人:然后做完题的时候仔细分析一下是吗?
朱煜华:对,而且分析一下对,对在什么地方,错,错在什么地方。
答题时间安排、辅导班如何选择
网友:您认为考试中用多长时间做完30道试题比较合适,每道题多长时间?
朱煜华:基本上一道试题是1.8分钟,30道应该是54分钟。出题是按这个时间来出题的。
网友: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要怎么样来选择?看哪些因素。
朱煜华:辅导班主要看请哪些老师讲课,这个老师是不是有比较充分的经验,在考试当中有比较好的声誉,主要是选择老师,不是选择班,如果这个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那你就选择这个班,选择班主要是选择老师,这个可以问问已经考上的,或者上过辅导班的,对哪个老师讲的好和不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逻辑题命题趋势
主持人:请您谈一下逻辑题命题的趋势?
朱煜华:我刚才说了整个试题当中,应该说有35%到40%是用逻辑方法来解决的,60%到65%是需要灵感和悟性来做,这里找不到确切的方法。悟性到了题就解开了。从往年来看,真题还是会出现的甚至有的一字不差都会重复出现。
网友:您的参考书具体怎么样来利用?
朱煜华:怎么利用,如果你基本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话,您可以看看前面的部分,如果你基本的可以掌握了,那么你就做做后面的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共有10套,还有2套是解析,这些题目应该都做做。
主持人:您能介绍一下您教学的特点,让大家更了解一下您的教学方法。
朱煜华:我谈不上什么教学特点,真的谈不上。我想应该把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方法弄清楚,然后对事情的分析,分析的非常透彻,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它。然后对不同的问题解答一些答案。大体上是这样的。
主持人:谢谢朱老师,现在离MBA联考时间也不多了,最后请您给考生一些建议吧。
朱煜华:我想逻辑复习的时间,如果把基本的知识掌握了,我想再做上10到15道题目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是如果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方法还没有搞清楚,像我刚才讲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没有搞清楚,那么我想在这些方面要多下一些工夫。
就这么10到15道的模拟题,和基本方法,应付模拟考试我想应该不会太大了。
网友:请问10月份在职考的试题对于1月份的参考价值有多大?两者的难度系数相比如何?
朱煜华:肯定有,1月份的难度肯定大于10月份的难题,因为通常出题先出1月份的题,然后在1月份题目里面再加以修改,变换一下形式。所以1月份的题目对去年10月份的题目参考非常大。
主持人:最后请您鼓励一下我们的考生。
朱煜华:其实掌握逻辑的基本知识难度并不大,MBA联考的考试,虽然它的题目有一些批判性的思维色彩,但是你只要把价值真正体现了,解答试题的时候应该是有把握,不要把逻辑看的非常之难。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花一定的时间,我想是可以达到的。
主持人:谢谢朱老师,今天聊天就到此结束!再见!
朱煜华:再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