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197

阳光依然干净,星河依然灿烂,世界也依然在长久深情中缓缓朝前走。于是时间奔流,得以见证人间在漫长岁月里所有永恒和不朽。——【事物发展时间流逝】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快讯 > 正文内容

评论:让生源大战终结在教育改革中

作者:  时间: 2019-01-19

高校招生,不知从何时起愈来愈像一场战争,其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本身。近日,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这场大战再起硝烟。名校之间的“揽才大战”已然从暗斗升级到明争,并且“撕破脸面”开始“掐架”。先是复旦大学抨击有高校“挖墙脚”,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边厢内地名校争得不可开交,那边厢已有不少考生掉转头去,投向了港大的怀抱。

  不得不说,这种过度竞争的招生状态是不正常的,有损高校形象不说,不正当的竞争,不仅会伤害考生的利益——不少考生反映自己“被志愿”,也会滋生许多弊端,侵蚀教育公平。更何况,现在“生源大战”并非高校独有,从高中到初中,甚至小学,都在“抢生源”,有的还在“抢老师”。当优质生源和师资向一个地方集中,无疑会加剧教育不公,学生的公平教育权被剥夺,这样的教育,如何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热衷于搞“生源大战”,忽略自身修炼,无异于慢性自杀。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放弃内地学校选择港大,就是佐证。这样的事实和道理,想必很多人都清楚,但“生源大战”却依旧上演,且愈演愈烈,如今连名校都开始不惜形象参与其中,这背后究竟有怎样强大的驱动力?

  顺着抢生源这根藤摸去,我们看到,大学因为抢了高分生,能增添名气,中学因为抢了好学生,能提高升学率。学校吸引力增强,学生老师便会纷至沓来,一个直接结果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教育资源,分到更大的利益蛋糕。这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名校导向”现象,在投资建设、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名校、重点学校总会得到更多,对于学校来说,这种导向岂能等闲视之,优质生源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抢生源就是抢生存。此时的学校,已经把高分生、好苗子当成了赚钱工具;此时的教育,正脱离它最本真的教书育人的本质,而我们的高校招生,就陷入了低水平竞争的困局中。

  原始的驱动力不除,指望学校不搞“生源大战”,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是不现实的。让教育回归本质,就得切断利益的驱使,让学校回到竞争有序的状态,把功夫下在教育质量、教育服务上来。而这,需要弥补制度漏洞,理顺各种关系,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引导学校找回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可以说,终结生源大战,需与教育改革同时进行,显然,这个担子,不仅落在学校身上,也落在了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肩上。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