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考试结束,学生陆续走出考场。一名考生一出考场便连连摇头,他向记者表示,语文第一题便被难住。不少考生也纷纷表示该题让人有些“闷”。据悉,这一题为辨别“干涸、征伐、蜡烛、多余”等繁体字的书写错误,有些考生平时对繁体字不熟悉,一时犯了难。
记者了解到,此次复旦自主选拔水平测试出题涉猎面较广,共有27页200道选择题。其中不仅有诸如“列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辨别莎士比亚作品台词”等文学知识题目;也有“游客在北京时间7点时,手表显示6点,问该游客从哪个半球来”、“心绞痛可以用何种药物治疗”这样的常识题;以及“政协委员有建议权、表决权还是投票权”、“朝鲜战争在哪里爆发”、“中国现在最主要的消耗能源”等时政题。
面对200道形色各异的题目,不少同学告诉记者,由于高三已经分科,自己相对不熟悉的科目便几乎呈放弃状态,很多都没有做完。来自吴淞中学的王同学和金同学表示,虽然早前学校也会组织一些培训,但没什么太大作用,还是要靠自己平日翻书积累。市西中学的王同学认为考试知识面很广,一些没被复习到的觉得很难把握。他告诉记者,自己高考选化学,并没有觉得相关化学题存在超纲现象。同时,他表示,在此之前,他曾通过网络和同学间传阅前几年的模拟考题,发现今年和往年考题没什么太大区别。
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复旦自主招生计划在上海地区将招收不少于500人,江苏和浙江各招收不少于100人。他说,由于近年来发现自主招生进校生水平普遍较好,今后自主招生比例应该还会增加。
丁光宏表示,今年“千分考”和往年出题方向没什么变化,相关的各学科教授接受学校委托命题,各学科命题不超过中学教学范围。他说,今年的命题要求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新变化,以考察基础为主,不设题库。
对于持续几年的选择题测试方式,丁光宏表示,由于中学分科分得较早,如果采用问答题,学生对不熟悉的学科很难作答,由于复旦水平测试以考察基础为主,因此学校方面认为以选择题测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