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门专业课终于考完,小静和同学走出考场,与等候在这里的记者离开考点。身后的条幅告诉我们,这是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静希望能通过考研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考砸了”的结果让她有些沮丧,使她不愿面对镜头。
昨日(
昨日(
大学4年,小静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而是把更多时间放在了“吃喝玩乐”上。虽然知道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未必有质的区别,但小静还是决定考研,一方面是躲避就业的高峰,也是想摆脱父母的“控制”,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过,考试的结果让她有些失望,对于未来,她同上大学时一样茫然。
大学生活
感觉稀里糊涂过了四年
“读高中时努力是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后该做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小静说,大学里,没有目标,也就没了奋斗的理由。
小静的老家在河北省,2007年她考入了天津市某普通大学的新闻学系。上大学那年,小静只有19岁,对未来的目标,处于懵懂状态。“读高中时努力是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后该做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小静说,大学里,没有目标,也就没了奋斗的理由。大一大二忙着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去外面旅游。和身边的同学一样,考试前一两周甚至是三五天的熬夜成了过关的法宝,仿佛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及格。大学4年,小静觉得自己的生活可以用“吃喝玩乐”四个字概括。刚入学时,小静成绩在班里占上游,后来,成绩越来越差,到大三了,虽然没有挂科,但英语四级却一直没及格。
小静每年学费12000元,住宿费1000元,算上吃穿等生活费用,“再买个电脑什么的。”小静粗略算下来,4年里,恐怕10万元都不够她花的。可说到这4年学到了什么,小静一脸的茫然。“大家都是这么稀里糊涂过来的。”和小静同样参加考研的另一位女同学表示赞同。
毕业将至
想用考研躲避就业压力
“也许最适合我的事是读书吧,我真想一辈子呆在学校。”小静孩子气地笑了。
2010年暑假前,在家人的建议下,小静决定考研。
学长们早就告诉过她,作为不是重点高校毕业的本科女生,她想找份好点的工作很难。可小静说,自己大四以前一直没认真想过就业的问题,“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小静班里29个学生,据她的了解,到现在和用人单位签协议找到工作的只有三五个。而和她一样选择考研的人将近10个,都是女生。小静试着投过几份简历,可由于英语四级没过,不少单位在投简历这个环节就把她拒绝了,小静只接到过一次地点在云南的笔试通知,她嫌远没去。小静说她挺想做一个媒体人的,可听学长们说,学文科将来找的工作未必和专业对口,作为文科女生,文秘、销售,也许是她未来更有可能的选择。
父母建议小静考研时对她说,考上研究生能找份好工作。可小静听说,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就业上没有质的区别,“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她说,决定考研一方面是想暂时躲避一下就业的压力。“也许最适合我的事是读书吧,我真想一辈子呆在学校。”小静孩子气地笑了。小静说,当初她决定考研,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研究生毕业后能自己选择未来的职业,不用什么都听家里的安排。
考研复习
半年看30本书比高考难
“比高考难。”小静觉得,高考用3年时间看不到10本书,比考研简单多了。
大四上半年,虽然确定要考研,但小静并不知道考研要考哪些科目有哪些要求,“甚至从哪能得到这些信息都不知道。”复习是从2010年暑假才开始的,假期没回家,小静开始了自习室——食堂——宿舍每天三点一线的考研生活,“有人说考研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也没那么夸张。”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小静可没因为考研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结结实实玩了3年多,没怎么看书,小静觉得重新开始高强度复习有些不适应。“要看30多本书呢。”小静考研报的还是新闻学专业,她觉得报考与本科相同的专业会简单点。专业书加上练习册10几本,外语和政治的教材与资料10几本,小静说,半年里她少说看了30本书。“比高考难。”小静觉得,高考用3年时间看不到10本书,比考研简单多了。因为想换个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小静报考了江苏省的一所大学。复习时小静发现,大学里学的课程对考研帮助不大。“每个学校有自己惯用的专业课教材。”
花了1380元,报了外语和政治的辅导班,买资料花了不到1000元,加上报名的钱,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钱,小静记不清了,她说,考研一共花了3000多元。身边不少同学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有的报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多次投简历没回信后,小静决定专职考研,连2010年下半年的英语4级考试都没报名。“我把宝都压在考研上了。”
考试结束
大题不会做觉得考砸了
考试时,小静脑子里一团乱麻,“考得一塌糊涂。”让小静觉得郁闷的是,尽管专业课的相关教材她也看完了,可卷面上的考题还是让她觉得陌生。
关于未来
厨师梦被“镇压”对未来仍旧迷茫
不论将来做什么,小静最希望的,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谈到自己的未来,小静觉得有些好笑,“你知道我最想干的职业是什么吗?”
小静说,她最喜欢做菜,从中学起她就想做个厨师,想到能做出美味的菜肴给别人吃她就觉得高兴。不过这一想法被父母严厉地“镇压”了。“他们说,做厨师每天油腻腻的,哪是我这个女孩干的活。”小静按照父母的指令选择了考大学。上大学后,小静仍然没放弃做厨师的梦想,去年想去北京和一位做厨师的亲戚“学艺”,被父母拒绝了。
小静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父母说,今年考不上明年让她接着考。小静觉得,能找到工作还是先工作再说。可小静感觉,找份工作对她来说很难。万一找不到工作呢?父母建议她回河北老家找份工作,老家找工作也许容易些。“接下来给我相亲,结婚……”小静说,从小到大,读书、上大学,她的全部生活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进行的。“他们总觉得我年纪小。”不论将来做什么,小静最希望的,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