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概述:
高考句子仿写的题型始于94年,隔了三年,从98年到2006年的高考试卷都使用了这种题型。仿写题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D级)的考查题目,它有如下一些特点:(1)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答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2)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也很多,首先要理解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的特点,弄清题目暗含的要求,其次要根据题目中显性的和隐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述出来。
本考点涉及《考试说明》中三个方面的要求:(1)仿用句式;(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分类解析:
(一)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句】(2004年高考 辽宁卷)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 ; ,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参考答案】:每一片树林里,都有森林的奥秘;每一块绿地里,都有草原的辽阔。(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一致,构成排比,给2分。每句的内容具有小中见大的逻辑性,给2分。仿写出的句式结构与前面所给句式不完全一致,扣1分。语句生硬,不通顺,扣1分。)
【例句】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 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简析】:
此题考查句式的运用和修辞方法和运用。能力层级为D级。
这种题型比较新颖,是1998年句式题的延伸,这种类型比较灵活,一是从命题角度看,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且提供答题的情境;二是从学生答题看,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确实如命题人撰文讲得那样,“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仔细分析给的句式特点,有利于解题,也有利于做题。(1)打比喻。文中列出三个类似的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类似的比喻句才可以。可以写“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个赛场”,“五十年像一部戏剧”,“五十年像一条大路”等等。(2)前低后扬。从“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扬起,那么在拟定新句子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个特点。与上面对照,可以写“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误也有成功”,“有平静也有高潮”,“有弯曲也有笔直”等等。(3)前后照应。“长河永远奔流”照应“有一条长河”等,那么续文也应照应上文的内容,可以写“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继续向前”等等。
【课堂练习】:从A句或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4分)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 ,那么网络世界便是 。
B句: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 ,那么数学便是 。
【解析】考查句式仿写,关键注意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就行了,难度不大)
【答案】:略
【课堂练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南方的雨,下得 、 、 、
。北方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南方的雨,使人想起 、 。
【参考答案】:(修辞运用、仿用句式)(4分)。参考答案:细腻、温柔、纤细、缠绵。2分(每两个对应词1分)。洞箫牧歌,春花秋月。2分(每个对应词1分)。所填词语与对句相应,且符合句意即可得分。
(二)续写式
【例句】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2004年高考 浙江卷)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快乐,快乐就像朝阳下跳跃的孩童,如朝霞似火。
【例句】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
【简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参考答案】:
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课堂练习】: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续写两个句子。
批阅古典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的各种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钟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整段话的中心——读古典诗词有所思悟,所选择的诗人、词人必须是古代的,思想感情应与诗人所处的流派吻合。(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人-边疆自然风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李清照、柳永——婉约派;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陆游、辛弃疾——爱国主义等)
【例句】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清洁;读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课堂练习】: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首句是一个紧缩句,阐明了心与笔的关系。以下分别是朝代、人物、人物精神品质概括和人物的主要事迹;最后以反问的形式点出该人物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仿写部分前后应是因果关系。
【例句】①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②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一行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⑤清曹雪芹,历史在批阅之苦,气势恢宏、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http://www.51985211.com)
(三)命题式
命题式就是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
【例句】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2006年高考江苏卷):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参考示例】①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或在除夕,将一锅锅水饺,煮成万代永传的顺顺当当与和和美美。②唯在除夕,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③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品一块蒸糕;或在除夕,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
【解析】这一题依旧是仿写题,要求另选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作字数相同、句式相似的仿写。这道题仍然体现了命题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答题时要注意抓住与特定节日对应的习俗,如春节的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清明节的禁火、扫墓、踏青……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例句】(2004年高考 江苏卷)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解析】仿句题是很能见考生功力的一种题型,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仿句题已经逐渐摆脱了那种为仿而仿的单纯文字游戏形式,不但考查考生语言能力,更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
出题者以“粉笔”为例,抓住粉笔形与神之间的强烈反差,来展现考生平时司空见惯的微小事物身上所具备的深远精神,并要求考生将之迁移到同样熟悉的“橡皮”、“圆规”、“直尺”身上,写出富有创造性的答案。这类仿句短小精悍,于细微处见精神,要求考生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这一点与本次作文的考查精神恰是相一致的。
【课堂练习】:(2006年高考 四川卷)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解析]仿写要注意形似和神似。这里要注意前一个暗喻句子和后分句的逻辑联系。
【答案】示例: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课堂练习】: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3分)
【答案】22.(3分)
参考例句: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四)开放式
开放式即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
【例句】(2004年高考 湖北卷)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祖国是一座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西部是一座书库,
青藏高原是书库里最厚重的一本书;
西藏是一页纸,
布达拉宫是纸上最神奇的文字
(本题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句的比喻,构成递降关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喻合理贴切。这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必须兼顾几方面的要求或者说是限制。)
【例句】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子”“柳枝”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作注释。(4分)
例如:骆驼——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1)
(2)
【参考答案】:能展开联想,隐含哲理并运用比喻、拟人之类修辞即可。
如:冰——是我改变了水柔弱的形象。
冰——禁不住阳光质问的美玉。
书——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燕子——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春天才会永远在身边。
柳枝——即使把我倒着插,无照样能长成大树。
【课堂练习】:节日是中国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逢佳节倍思亲,请你根据例句为中秋节写一句抒情的话(句式不求一致)。
清明节:
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中秋节:
【答案】:①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②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③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④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课堂练习】: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第25题,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合理贴切。
简析:海与浪花、涛声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鱼虾、海鸥与海也有一定联系。如以下两题就不当:左为不当,右为改好的。
①童话是文学的一枝奇葩:诗歌是明珠,语言是花瓣,蜜蜂、蝴蝶是传授花粉的媒介。
②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草原是情歌,高山是油画,小溪、山路是一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