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
一、压缩语段
1.压缩语段审题注意事项。
压缩语段的审题要求考生首先弄清压缩的方向,是从语段的哪一个角度入手筛选信息的。其次要弄清答案的表达形式,要把筛选出的信息按照答案的表达形式要求进行转化。再次要清楚附加条件的限制,一些字数的要求,语言风格的要求等。
压缩语段应该坚持两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压缩语段,首先要有整体意识。整体意识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整个语段的内容要点要全面把握,一个是对语段的主旨要准确把握。
(2)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
2.压缩语段的基本步骤。
(1)切分意义层,明确主旨。
分层: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出若干小层次,以保证压缩要点全面。
勾要:画出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以凸显相关的重要信息。
概括:就是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大意,以形成对全段主旨的把握。
例如:概括下列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l%,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
首先要划出这个语段的两个层次,在接受知识方面,在保持记忆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并列的,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然后对这两个层次的语意进行概括,依据列出的数字可以看出该语段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概括后的结论不要再带数字。答案应该是:人在接受知识、保持记忆方面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
(2)抽出主干信息,删除次要信息,进行初步加工。
这一步相当于把原语段的相关信息归纳收集,进行半成品加工,这一过程要求对抽取出的信息先进行整合,合并同类信息,删除次要信息,调整逻辑顺序等。
(3)依据题目要求形成规范表达。
对筛选出的信息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语言形式的转化。形式上要注意文体的不同特点,特殊限制因素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2000年春季高考题第25题的解答就体现了这一做题思路:
下面是一则消息。按后面的要求完成(1)(2)两题。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个字。
(2)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分析】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近300字。第(1)题要求压缩至80个字以内,以考查筛选能力为主;第(2)题要求压缩为30个字以内的导语,以考查概括能力为主。
第(1)题,首先需对语料进行分解:“今年3月,……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第二步,进行筛选:第一层机器特点、第二层五一节的例子、第四层背景,可略去。第三步,再对余下可要可不要的信息删掉,进行必要的压缩。这里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才能答好题目。比如题目要求“压缩后的内容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有的同学答“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40万元人民币”这句话就已经表述清楚了,却又答上“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这句话,加上这句似乎表述更明确,但却占了宝贵的篇幅,其他必须说清楚的内容就很难表述清楚了,所以宜舍去。
第(2)题要求写一条30字以内的导语,导语要求对整条消息的内容高度概括,最主要的信息必须表达清楚,这实际上也是在考压缩语段,只不过换了一个角度。其应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概括。必须保留的信息有“明湖公园”“筹资购置(或筹资购买)”“娱乐仿真模拟器(或时空穿梭机)”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或获得巨大的收入)”。
【参考答案】
(1)(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时空穿梭机,开机几个月,收入达几十万元。在公园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大的收益,职工们倍受鼓舞。
(2)(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的娱乐仿真模拟器(时空穿梭机),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3.压缩语段易出现的错误。
且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
最近,在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对在逃人员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查出的l 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考生在答题时往往犯以下一些错误:
(1)压缩后的句子不完整。
一些考生为了满足字数的需要,不从语意上去压缩,只是硬性地缩减字数,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
【示例】①注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②使用高科技,犯罪分子无处逃。(材料二)
【分析】新闻往往告诉人们什么地方(什么人等)发生了什么事,且压缩后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式,因此句子的主语(即“什么人”或“什么地方”)必须要点明。例①中谁“盖新房时建书房”呢?例②中什么人“使用高科技”?不说清楚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http://www.51985211.com)
(2)主语(陈述对象)不准确。
【示例】③安徽农民建书房,注重智力投资。(材料一)
④汤沟镇农民盖房时建书房,成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典范。(材料一)
⑤公安机关对在逃犯“网上”督捕。(材料二)
【分析】这三个答案虽有主语,但很不准确:例③主语范围太大,易让读者误认为“安徽全体农民”都“建书房”;例④主语范围太小:“汤沟镇”名不见经传,谁知道它在何省何县呢?例⑤的毛病也是主语范围过大,让人误以为“全国公安机关”都网上督捕逃犯。
(3)主要信息(指事件或行为)概括不准。
【示例】⑥安徽枞阳农民重视文化从孩子抓起。(材料一)
⑦北京7月份缉捕逃犯200余名。(材料二)
【分析】例⑥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的事件,例⑦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突出最主要的信息——“网上”(或“高科技”)。
(4)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
【示例】⑧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农民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⑨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捕逃犯。(材料二)
【分析】一个语段,负载的信息往往不止一个,答题时,最好既突出最主要的信息,又能尽量增加一些次要信息,以便答案完整;而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信息量往往不足。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一句话为主干,在这个主干上增加其他位置的信息。上两例可改为:a.安徽枞阳汤沟镇农民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b.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逃成果显著。
【小结】压缩语段的备考功夫在课外。要加强阅读中的信息筛选、要点提取和概括的训练。看一则报道,想一想标题怎样统摄全篇的,想一想导语怎样领起主体的或者试着写一句话新闻,试着拟一个标题,试着写一个导语。解此类题要抓核、分层、明度、懂法。压缩语段首先要确认语段内聚的核,这是关键;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懂法,依据法则压缩(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二、仿用句式
在高考中如何能取得“句式仿写”的优秀成绩呢?
第一,准确审题,有的放矢
(1)审主旨内容
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当然其中还涉及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如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扬之情,那么仿写的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和谐,就会显得牛头不对马嘴。
如: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
诗人作诗, , , 。
【误例】洋洋洒洒 感情挥洒淋漓尽致 让读者身临其境
【分析】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也应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参考答案】讲究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读者自去欣赏
(2)审句式结构
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是单句。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相一致。
如:仿照例句的格式,任写一种事物。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误例】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啊,那是辛勤的汗水,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
【分析】首先分析给定的结构形式,然后确定内容。例句的结构格式是“事物+否定+想象”,并且最后一个分句用了比喻的形式,且有其象征意义。而误例中首先没有用否定形式,并且后一分句没有用比喻形式。再次,后一分句用一反问句,也不符合例句中的陈述语气,因而仿写不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3)审修辞格式
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 , ;真诚 , 。
【误例】真诚犹如一颗渺小的尘土,它带领着我们漫游天际;真诚如同一道溪流,激情就是溪流中的鹅卵石。
【分析】运用比喻,喻体必须恰当;另外,从给定的两个句子来看,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在每一个比喻句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又必须衔接。如将“人生”比作“爱出谜语的顽童”下面紧接着就写出其“爱出难题”;如将“人生”比作“旅行”,“理解是前进的火把”,说出了理解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而误例中第一分句比喻不成立,忽略了比喻的可比性;第二分句比喻成立,但解释语不搭配,因而不合要求。
【参考答案】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4)审色彩格调
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相对于前三项要求而言,这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如: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
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 , 。
【误例】一只无头的苍蝇 哼哼嗡嗡 到处乱撞
【分析】仿写的句子结构形式一致,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并且也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点明了理想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但是整个句子缺乏美感,趣味不高,因而不合适。
【参考答案】一只折翅的苍鹰 跌跌撞撞 缺少目标
第二,明确思路,一定二仿三连
第一步:确定对象(如仿句的本体、喻体等)。以1998年的题为例,原题是: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不超过60个字)
这道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开头,主语已加以限定,则确定的对象为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
第二步:遣词仿写。根据审题信息,例句的内容是描写书籍的作用,则仿句的内容是要描述时间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洗涤污垢,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第三步: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
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第三,检查验证、融会贯通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请看下面几个仿句:
1.时间好比黄金,它能引导我们懂得珍惜生命。
2.时间好比一架穿梭机,它能带我们遨游历史长河。
3.时间好比太阳,它能带给我们无比的温暖和光芒。
上述句子在内容上、句式上、修辞上都符合题目要求,但是这些句子有语病,比喻不当,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即不符合比喻句的特点。由此可见,答完之后,最后的验证也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