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12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修改病句 > 正文内容

高考语文辨析修改病句十三招

作者:  时间: 2020-12-23

辨析病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对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在复习备考中,不少考生感到对病句的类型虽了然在胸,但一接触试题,仍无从下手,难辨真伪。笔者在此教你十三招辨析病句,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第一招:看词语并列是否恰当。
   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如果它们之间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并列的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
   〔例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解析〕句中“报刊”“杂志”“电视”“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报刊”与“杂志”为属种关系,“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更包含了“杂志”,它们之间也是属种关系,这两处并列均不恰当。
   第二招:看指代对象是否明确。
   句中出现指代词时,要结合语境详细辨析所指对象,看是否有指代错误或歧义等语病。
   〔例2〕明智的做法是告诉孩子真相,然后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力求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小,而不是欺骗、隐瞒,那样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解析〕句中出现了指代词“那样”,“那样”指代的是前文所有的内容,而不是指代“欺骗、隐瞒”,“明智的做法”怎么会是“好心办坏事”呢?应将“那样”改为“否则,”才对。
   〔例3〕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人吃人的旧世界。
   〔解析〕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词有了两个指代对象,就产生了歧义。可将第一个“他”改为“鲁迅”或“狂人”。
   第三招:看主客体位置是否倒置。
   当用介词“对”表对象时,一定要看清是谁对谁,看主客体位置是否颠倒了。
   〔例4〕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是非常熟悉的。
   〔解析〕句中主客体颠倒了,“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客体。介词“对”表示对象,引出客体,应为“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非常熟悉的”。另一种改法是:保持原句结构不变,在主体“长征老干部”后加“来说”二字。
   第四招:看反问句中否定词是否滥用,表意是否相反。
   辨析病句时,遇到反问句要格外留心,仔细推敲,看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原意是否相符,否定词是否多余。
   〔例5〕新时期,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解析〕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义。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意为:谁都承认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显然,这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应将“否认”改为“承认”。
   第五招:看关联词是否搭配,运用是否恰当,位置是否得当。
   遇到有关联词的句子,一要考虑关联词的搭配问题,这种情况比较易辨,因为关联词是要成套使用的;二要考虑关联词的使用是否恰当,这一点从分析上、下句子间的关系入手也比较容易辨别;三是看关联词的位置是否得当,关联词位置不当,是高考常考的一种病句类型。
   〔例6〕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解析〕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的前半部分放在主语之后,后一分句自然承前省略主语;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之前。例6中前后主语不一样,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化肥厂”,所以关联词语“一方面”要放在“农民”之前。
   第六招:看关联词前后两个句子的逻辑顺序是否颠倒。     (http://www.51985211.com
   遇到有关联词的句子,除了考虑关联词本身有无问题外,还要看一看关联词前后的两个句子的逻辑顺序是否恰当。
   〔例7〕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解析〕该句阐明了“终身教育制度”建立的意义,关联词“不仅……也……”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有先后顺序,最直接的受惠者应放在前面,即“不仅……也……”前后的两个分句顺序颠倒一下才对。
   第七招:看句首介词的使用是否造成句子主语残缺。
   如果句首出现介词,就要考虑是否因介词的使用而造成整个句子主语残缺,成为病句。
   〔例8〕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因句首使用介词“经过”,使“老主任的再三解释”的主语地位丧失,造成整个句子主语残缺。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应去掉“才使”,让“他”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第八招:看句中多个否定词的使用是否恰当。
   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可能要考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如禁止、忘、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视、忌讳、忌、放弃、难以、拒绝、避免、缺乏等。如果句子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我们就要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当否问题。
   〔例9〕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句中“缺乏”是否定词,和“不足”“不当”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义,造成该句表意不明,可将“不足”与“不当”去掉。
   第九招:看句中正反两方面词语前后有无呼应。
   句子中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如成败、升降、好坏、优劣、能否、是否、有没有等,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词语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反两方面的词语要讲求呼应,否则就为病句。
   〔例10〕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解析〕句中的“有没有”说的是两个方面,而后文对应的只是一个方面,故此句为病句。可将“有没有”改为“要有”,或者将“既要”“又要”都改为“能否”,这样前后文就相呼应了。
   第十招:看并列短语和前后成份搭配是否恰当。
   做题时,看到并列短语,除了考虑它们本身并列是否得当外,还要考虑并列短语与前后成份是否搭配的问题。这种病句主要有三种:一是并列短语作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二是并列短语作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三是并列短语作宾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例11〕每当想起同王老师相处的那段日子,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和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又会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
   〔例12〕在今年全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
   〔例13〕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才能获得新知,不断增长经验和才干,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青年。
   〔解析〕例11并列短语“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和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作主语,和谓语“出现”不搭配;例12并列短语“改进和提高”作谓语,与宾语“教学质量”不搭配;例13并列短语“经验和才干”作宾语,与谓语“增长”不搭配。
   第十一招:看句中包含词的使用是否造成重复赘余。
   包含词就是某个词已经包含了别的词的意义,如果前面再用其他词修饰,就会造成语意重复。常见的包含词与其他词连用造成的语意重复,像“当前”和“当务之急”连用,“十分”和“酷爱”连用,“十分”和“悬殊”连用,“非常”和“奇缺”连用,“防止”和“不”连用,“避免”和“不”连用,“令人”和“堪忧”连用,“过分”和“溢美”连用等。
   〔例14〕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
   〔解析〕句中“奇缺”的意思是:非常缺乏。前面再用“非常”修饰,造成语意重复,应删去“非常”。
   第十二招:看数词前后词语有无重复赘余、使用不当等语病。
   做题时,遇到句中有数词,就要考虑数词前后的词语是否多余或使用不当等。
   〔例15〕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校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饱和。
   〔例16〕看上去,他只有近20岁左右的年龄,哪里会有35岁?
   〔例17〕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解析〕例15中的“5到10年”已是一个时间段,“左右”多余,应删去;例16中“近”与“左右”重复,可删去一个;例17中时间缩短不能用倍数,表降低、减少、下降、缩短等只能用分数。
   第十三招:看句中谦辞与敬辞是否用错了对象。
   [例18] 如果您喜欢,我们一定会把这件物品惠赠给您的。
   [解析]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说“我们”不合适,可改为:馈赠。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