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一年多来,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生活、干事创业的情况。刚才,5位大学生“村官”代表谈了体会和认识;**村、**镇两名同志以及**县的部长谈了对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的经验做法,大家讲得都很好。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全市大学生“村官”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也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这一决策的实施,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李源潮同志曾几十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高度重视选聘工作,市委许宁书记经常过问大学生“村官”工作,多次听取 二、加强实践锻炼,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成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培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但归根到底,唱主角的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市委对大家寄予重托,农民群众对大家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年多的“村官”经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1、越是身处基层,越要志存高远。与现代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大学生因此不愿到农村去,认为到农村没有前途,浪费青春。但从农村实际来看,历史实践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大学生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等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也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理解党组织的期望,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抓住磨炼成长的机遇,志存高远、放眼未来,做一个既目光高远、胸怀宽广,又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称职“村官”。 2、越是工作繁忙,越要加强学习。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家长期工作在“三农”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繁重而复杂,经济发展、邻里纠纷、社会治安、访贫问苦等工作,都需要大家去做,的的确确非常辛苦。工作越忙越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佼佼者,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进步奠定根基。当前,我市农村正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希望大家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争当学习宣讲的理论宣传员、调研问计的民情收集员、沟通协调的工作联络员和带头实践的便民服务员,努力成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骨干力量。 3、越是贴近群众,越要增进感情。有感情才有责任,有责任才能增进感情。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要将党与群众血肉联系这根血脉绵延不断保持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党的干部在基层中锻炼出来,在群众中成长起来。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大学生“村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零距离接触群众,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好群众工作的。大家要珍惜与群众朝夕相处的机会,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在日常交往中增进感情、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一步一步地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当好“接班人”。 4、越是天地广阔,越要提升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巨大的舞台上,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呢?靠的是能力。大家要着力提高六种能力:一是要懂得农村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必须吃透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大学生“村官”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二是要懂得农民语言,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民话语,多讲农民语言,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能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三是要懂得农业技术,增强示范引领的能力。要下功夫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懂得一技之长,带头创业发展,当好示范。四是要懂得依法办事,增强教育引导的能力。坚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导农民用
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懂得分清主次,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六是要懂得公正处事,增强调处矛盾的能力。出现矛盾纠纷要高度重视,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不亲不疏,一碗水端平,这样群众才会信赖你、拥护你。 5、越是条件艰苦,越要信念坚定。农村生活清苦、工作艰苦,与大家理想中的生活肯定有一些差距。大家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距,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选择而无怨无悔。古语说的好,“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唯有坚韧不拔之志”。希望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莫,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压力面前不动摇;一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不浮不躁,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做长远打算,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脚踏实地干工作,在为人民群众的真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虽然是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致富门路较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家选择到农村工作,就是要在基层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希望大家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 6、越是备受关注,越要注重形象。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农民群众对大家更是敬仰有加、寄予厚望。越是受关注,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骄傲自大。今年全市17000名大学毕业生,目前还有7000多人没有就业,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大家的岗位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从过去的情况看,有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跳板,抱有“过渡”心理,扎根农村的思想不牢固;有的只关注“村官”待遇,不履行“村官”责任;有些大学生“村官”好高骛远,急功近利,遇到挫折和失败便灰心丧志。希望大家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坚守岗位,服从领导,严守纪律。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听、多问、多思考,要多和“两委”干部商量。要多献创新发展之策,多做开拓进取之事,走出一条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的路子。 三、健全机制,强化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战略眼光,总结经验,加强领导,着力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一是组织要更加得力。县区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职能,督促财政部门及时划转中央、省、市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好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协调劳动人事部门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优惠、工龄认定以及户口档案关系的保留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要指导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优势,积极搭建青年创业平台,同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选聘工作。按照市委决定要求,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了统一管理,明年各县区不能自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二是服务要更加周全。中央和省委已经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津贴标准,各县区要抓紧研究、测算,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今年,全市选聘的800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到岗工作,目前还没有落实公务员待遇的要协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标准,抓紧时间,简化程序,迅速落实,落实情况要作为年终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制度,依托各县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认真抓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今年,市里经过积极争取,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开办了“农业推广硕士班”,各县区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报名参加,力争在聘期内使大学生“村官”的学历层次得到普遍提升。要建立结对帮带制度,乡村干部要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工作状况,支持和引导他们发挥作用。当前,要把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服务的重点,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三是管理要更加规范。对大学生“村官”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严格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指导,县区委组织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乡镇党委具体实施。要按照“四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