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县委召开这次专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组织 二要拓宽选人视野。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经过实践锻炼、适应农村干部岗位要求的各类人才相继涌现,如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民营企业家、复员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等。这些人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工作能力强,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在这次公选中,要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的限制,既可以从本乡镇本村选,也可以从外乡镇外村选,既可以从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中选,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退二线的党员领导中选,既可以从复转军人党员中选,也可以从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选,让广大干部群众比一比、排一排,看谁符合德才标准,谁能带领党员群众把工作干上去,就选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优。 三要扩大基层民主。公开选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充分发扬民主,突出抓好群众推荐和民主测评这些基础环节,使公选产生的党支部书记真正让党员和群众信服。公开选拔的职位、条件、程序、结果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党组织提出的人选,也要向群众介绍,让群众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不一定是全体村民都参加,但村民要有一定的比例或一定数量的代表参加。同时,还要通过谈话征求意见,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都应列入谈话范围。推荐和测评的结果,要向群众公布,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充分尊重和吸收,确保公选工作真正体现群众性、民主性。 四要严格审核把关。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公选办和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握好关键环节,做到既扩大民主、尊重民意,又严谨细致、程序科学,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就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党员人人平等,一视同仁;公正就是按党章、政策、
法律法规办事,不偏不倚;公开就是一切应该公开的事项必须向群众公布,接受监督。基层党委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搞好资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能进入下一程序。对推荐的人选,要认真组织文化考试和能力测验,不合格的不能作为候选人。对确定为候选人的,要认真考察,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了解,着重看他们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德才条件达到要求的才能推荐参加党内选举。对群众威信高、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符合任职条件的,经过组织程序予以任用。 五要建立激励机制。这次公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相对高薪的激励政策,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经考核合格者,非财政供养人员实行万元年薪制;财政供养人员每年发给3000元岗位补贴,原有的工资福利和职务待遇不变。同时,鼓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一人多岗”,兼职兼薪。对于政治素质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积极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乡镇党委委员;对于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群众反响特别好的,可按《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予以提拔重用;对于符合条件的村主要干部,可推荐报考省市统招的乡镇公务员及县、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合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对现任的村主要干部可按一定比例交纳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提高补助标准。要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村干部经济和政治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真正使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要强化考核管理。对于这次公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建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