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地区教育局: 根据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2009年10月至12月,我有幸被选派参加了贵州省二00九年第四批“校长提高计划”深圳挂职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在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学习。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头脑风暴”,一次“洗礼式”的培训。不但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经验,而且一方面抓紧时间“充电”——读有关管理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了解挂职学校的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结合自己学校管理工作现状经常反思,初步进行了一些管理 课程设置 初中:语文、数学(实践)、
英语(实践)、科学、音体(活)美、校本课程(棒球、垒球、环保、六七年级衔接辅导课程)。 传统课程设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未开发校本课程,体现特色。 教学管理 教学处、教研室、年级组、科组一体化分层管理。 教导处为主,教研组协同管理。 教研教改 立项科研课题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形成教研室、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组一体的教研网络。 仅限校本教研听课评课,未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随意性大、层次浅、效果欠佳。 教师发展 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说课竞赛常规化。体现“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生活方式,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主要职业习惯”的理念。 未提供有效时空,搭建平台,强化管理。 监督机制 党组织、工会、教代会、团委等实行监督,民主管理。[1] [2] [3] [4] 下一页 未建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团总支监督不到位;初建学生会。 激励机制 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资金有限,仅以绩效工资考核兑现奖惩,福利待遇差。 校园信息化工程 校园网、远教系统、广播系统、多媒体交互式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平台课室、多功能电教室等配置齐备。 一套远教接收设备(电脑、接收机、DVD、电视机);09年3月联移动宽带(基本不可用);现6台二手网吧电脑办公;09年9月校园网挂教育局网站;无校园广播系统,电教室、多媒体教室。 体艺及社团活动 通过校
园艺术节、体育节暨运动会、
英语节、科技节及其他多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仅以纪念“五.四”和“一二.九”活动为载体开展文体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二、挂职返校后 (三)教育教学 1、构建教研室、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一体化的教研网络,立足校本教研,积极促进区域化教研网络构建,加强与外校交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串起来、推开去”。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校本科研日常化,提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2、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师发展计划并分步实施。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3、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说课竞赛常规化。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依法治校,用机制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结合学校本土实际,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力求实效、打造特色。 (四)学生管理 1、以政教处为核心,构建学生参与常规管理,提高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学校成立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班学生会,分级管理,教师指导,力求减轻教师工作量、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2、建立校级学生组织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团总支负责制定总体培训培养组织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重点和方法,培养30—50名优秀的活动组织者。 3、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特长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初步做好人生规划指导。 (五)素质教育 1、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切入点和主要内容,使德育常规规范化;活动主题化(一年一度两节,即以“五四”纪念活动为契机,举行校园文化艺术展演;以“一二九”纪念活动为契机,举办运动会暨体育节<含阳光体育展示、广播操比赛及其他结合实际的体育项目比赛>)。社团多样化(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武术等兴趣小组及安全卫士、环保卫士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寻找着力点,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六)特色发展 (一)、校长带头,全体教师参与,全体学生总动员,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教师人人先读《论语》,以**读书社名义每期举行“读书月”活动进行交流汇报展示>;让图书走出图书室,让学生“快乐阅读”;让书香为师生心灵奠基,力求打造“处处是读书之人、时时有读书之声、人人有读书之乐”的校园氛围。 (二)、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校标、校旗、运动会旗的图案设计。征集彰显学校特色的校训、师生自创励志名言、校风、教风、学风。立足学校实际,避物质文化欠缺之短,彰显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内涵之长,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三)、乌蒙(草海)文化统整计划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有“皇冠上的宝石、高原上的明珠、世界级的景点”之称,学校以此为题材,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首先开发地方课程,让学生增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宣传家乡、发展家乡的信念。其次自编自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力争走出威宁。另外丰富的湿地生态动植物资源给学生生物、地理课的实验、标本采集、综合实践提供了校外教育基地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以草海文化为主题建设学校文化,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3、引导学生开展以威宁“乌蒙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拓展校本课程,以音乐、美术、舞蹈、诗歌等多种形式延伸、链接有关以彝族、回族、苗族三个主体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及汉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内涵。 (四)办学意蕴与文化追求 1、办学理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为人生幸福奠基; 2、学校校训:爱校如家,校兴我荣; 3、管理文化:团队目标第一,个人表现第二; 4、执行文化:执行第一,效能第一; 5、教师文化: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6、环境文化:学园、花园、乐园; 7、育人宗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 8、工作方针:德育为首,智育为主,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学会了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学校管理,反思已有管理行为与新理念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对学校的历史进行分析和反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与时代同步的眼光去反省学校的过去、审视学校的现状、憧憬学校的未来。这次挂职锻炼,既是我学习的过程,也是我回顾反思与整理的绝好契机,尽管差异万千,差距天壤之别,但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定会为我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扬帆引路,管理水平与品位定会更上一层楼。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