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生产与管理、加工与包装、检测与检验、经营与贸易以及标准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在农业、环保、粮食、食品、质量检测、外贸等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单位从事有关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勤学敬业、求实创新的作风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具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借助词典能基本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和撰写论文英文摘要,实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绩与学位挂钩的办法;熟练使用计算机。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植物保护学、耕作学、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
2.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标准化体系制定,农产品安全与质量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生产与管理、加工与包装、检测与检验以及经营与贸易等方面操作技术规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法规和标准,了解国内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发展动态。
4.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1-2门外语,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并初步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三)了解体育、卫生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及能够履行建设祖国的身体要求。
生物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环境科学、农产品检验与检测。
主要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主要课程: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土壤肥料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仪器分析、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品质分析、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果蔬保鲜贮运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实习、课程论文、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课程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能训练等,共计30.4周。
主要专业实践:
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品质分析、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生产;农药剂型的加工制备和物理性状测定、药效测定;果蔬保鲜贮运技术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深造的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微生物学、农药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攻读研究生比例:2002-2004年均在30%.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产品安全与质量基地建设与规划、生产与管理、加工与包装、检测与检验、经营与贸易以及标准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环保、粮食、食品、质量检测、外贸等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单位从事有关农产品安全与质量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科研单位、高中等农业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