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多元录取 上大学可毛遂自荐
晨报讯(记者 施剑松)从2002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未来还将推进10年,平均每年扩招50万人;高考改变一考定终身,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学业水平考试也将列为高校录取标准。昨天,教育部邀请三位参与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专家,对纲要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在纲要指引下,高校招生如何调整等社会关注热点得到更为明确的说明。
大学毛入学率增16%
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今后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将达2亿人。
学生可自荐上大学
高考改革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介绍,今后高考改革方向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此外高校还可采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方式,帮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入大学。其中择优录取是基本形式。自主录取,即目前全国80所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推荐录取,可以学生自荐、学校推荐、校长推荐。定向录取,是针对人才短缺的领域,对那些艰苦的、人才缺乏的行业给予优惠。破格录取,是学校经过特殊程序录取一些特殊学生。
高校录取增两项标准
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原先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此次纲要提出要增加两项录取标准,即综合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是对学生进行更全面评价的依据。条件成熟后,将逐步成为高校选拔学生的依据。未来高校将根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张力表示,高考改革后现有的文理分科的高考今后将逐渐淡化,“如果2020年高考仍然是现在这种文理分科的形式,我请你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