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录取,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降分录取”。现在呢,综合评价招生正在报名当中,好多家长在知道了这种招生模式以后,对于像怎么填报、该报哪些学校之类的具体问题,有着不少的困惑。今天,咱们就跟大家一起重点研究研究,到底啥分数段的考生最适合报考综合评价,还有应该怎么报考。
“降分录取” 究竟降多少分?
综合评价极具吸引力的一点便是 “降分录取”。那么,具体能降多少分呢?由于各省以及各学科的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分数可在各高校的本科生招生网进行查询。
985/211 高校:降分幅度大致在 10 - 20 分。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2024 年综合评价录取的最低分为 577 分,相较于 2024 年高考普通批次的最低分 588 分,直降 11 分实现录取。
省属重点院校:部分专业的降分幅度可达 40 分以上。例如,南京邮电大学2024年历史类翻译专业,综合评价录取分数比统招低 41 分。
中外合作 / 冷门专业:因学费高昂或专业较为小众,这类专业的降分空间更大。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专业,综合评价录取时,高考分数最低可至 550 分,比统招低 50 分。
哪些分数段受益最大?
有这样一种说法:综合评价是 530 - 620 分段考生的 “跳板”。处于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依据自身成绩进行定位,挑选合适的目标院校,都有冲击综合评价录取的机会。
尤其是在山东和江苏等地,省属的部分大学,为考生赋予了极为出色的契机,务必要着重予以关注。就拿山东来说,高考成绩排名处于 6 万至 10 万的考生,适宜奋力冲击省属重点高校,诸如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在江苏,成绩位于 530 至 580 分的考生,省属重点高校同样值得留意。例如扬州大学 2024 年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降分达 30 分录取;南京邮电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降分 34 分录取。这些省属的优质院校,均是考生在报考之际不容小觑的抉择。
考生该如何规划?
考生在规划综合评价报考时,一定要秉持适度冲刺、谨慎保底的原则。
适度冲刺:依据考生当前的成绩定位,来规划综合评价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切不可好高骛远,做无用功。
若高考分约等于目标校统招线下 10 - 20 分,通过综合评价有可能 “逆袭” 名校的冷门专业。
若高考分约等于目标校统招线下 30 分以上,应重点选择校测权重较高的院校。
谨慎保底:务必重视保底院校的选择。因为综合评价存在锁档机制,即一旦被录取就不得放弃。所以,如果保底院校选择过低,可能会错失统招中更好专业的录取机会,这是综合评价申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反正啊,如果高考分数比统招线低 20 分以内,那就可以大胆地报考综合评价;要是比统招线低 30 分以上呢,那就得小心衡量一下自己对报考专业能不能接受;要是高考分数比统招线高,那就优先选择统招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