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明确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表明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承诺,也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专注于为各类身心发展障碍儿童或青少年提供针对性教育支持与干预的师范类专业。专业致力于通过科学方法、专业技术和辅助工具,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促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目前,从本科层面看,国内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有很多,我们罗列了部分高校,可供大家参考:
1、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是国内特殊教育领域的佼佼者。2019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校专业课程融合多学科,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康复学等,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学校与国外高校和机构合作交流,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2、浙江师范大学
该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及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课程紧跟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与新动态,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校努力打造全程贯通、相互衔接的“全实践”课程特色,致力于培养实践型人才。除此之外,国家专项建设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康复实验教学中心”也获批为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涵盖基础素养、实践素养、科研/创新素养三大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多维度教育环境。
3、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是广州市市属高校中唯一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单位,该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普特通融”为人才培养特色,强调学生兼具特殊儿童教育及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康教结合”背景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当然,除了本科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还有一些专科院校也同样开设,比如
该校的培养特色是将特殊教育专业分为“3+2”专本贯通和三年高职两个学制,其中“3+2”专本贯通与济南大学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空间。三年高职则设有教育康复和学前融合教育两个培养方向,旨在培养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学校创新开展“项目教学+个案服务”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课外公益康复实践活动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校内还设有临床实践基地、实训室,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校品牌专业。学校开设双C融合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做到以赛促学。此外,学校拥有过硬的教学条件,建有校内实训中心、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等,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和省内外20余家优质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工作协议,学生可以深入校外一线工作岗位开展实践学习。
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由于特殊教育专业对口性较强,毕业生就业方向有很多选择,例如:进入教育体系,到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或者管理工作;在医疗与康复机构担任康复师或治疗师,为特殊人群提供康复训练和治疗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生活技能。或者在社区、慈善机构开展教育、康复和咨询工作,为其家庭提供支持和指导,助力他们融入社会。当然,事企单位也是不错的选择,毕业生可在残联、福利院等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咨询工作,或在企业部门进行特殊人群的用品开发。例如,开发适合特殊儿童使用的辅助器具、教育玩具等产品。
基于群体的特殊性,从事特殊教育行业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责任心和耐心。所以,希望考生在报考之前要对自身和专业有清晰的认识。这不仅是履行自我职责的体现,更是对特殊群体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