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
世间的芸芸众生有几个能生而不凡,大抵都是平凡的无名之辈。没有过人的才华以及傲人的出身,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进步里有他们不可磨灭的一份耕耘。正是他们在平凡命运里不屈地挣扎和不甘平庸的信念,使得我们的世间变得愈发美好。
可是史书之笔总是格外厚待那些风云人物,对他们总是轻忽地一笔带过。
那些平凡的才是大多数
时至今日,社会上推崇精英的理念依旧经久不衰,并且愈演愈烈。譬如那些毕业于985和211的大学生总是格外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企业的青睐。
不可否认,这些毕业名校的人拥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毕业于平凡院校和那些没有获得较高学历的人就要被唾弃和舍弃?
自然是不可以的,这些毕业于非985非211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达百分之90以上,他们才是我们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然而属于他们的机会与资源却寥寥无几。
在家长与整个社会都对精英教育名校毕业这个观念几近中毒的时候,清醒的新闻人白岩松老师堪破了其中的隐患。
在他看来那些占比较高的非985和非211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建设进步的基石。他在演讲中指出那些毕业名校的优秀学子有不少留在国外成为了他国建设的血液。
这些优秀学子享受了国家提供的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却最终各奔自己的前程远走他乡。何其可悲,而那些最终会为社会国家默默耕耘的平凡学子却只能得到贫瘠的资源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蹉跎迷茫。
看到这样一幕幕教育的悲剧,白岩松先生自然是痛心疾首的。他积极地在两会之上履行自己代表的职责,勇敢地提出这样的教育景象与影响,希望能为大多数的平凡子弟谋得一份关注与改变。
衡量人价值的标尺并无绝对
其实透过整个社会对名校毕业的盲目崇拜,我们能窥探到的是当下衡量个人价值尺度的狭隘与偏颇。名校毕业就代表个人绝对优秀以及值得尊重?来自平凡院校的学子便是没有才华的平庸之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近年来的新闻报道里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子走向极端或碌碌无为的例子,更有不少走出国门的优秀子弟对自己的国家嗤之以鼻的行为。
可见学历、才华与人品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关联。而很多学历一般的学子,品德高洁踏实努力成为守护与建设祖国的坚实力量。
他们踏入社会成为并不显眼岗位上的一员,更成为支撑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纵然人们需要高明的领导者,但那些努力付出的执行者的功绩也不可被磨灭。
可是世人总是容易被绚烂夺目迷住双眼,那些企业动不动便提出非双一流院校就不录用的举措,不仅是扼杀了平凡学子的前进之路,更是将自己的发展前景框死。
再是名校毕业,他们的理念也注定走向僵化,而不流通血液的发展模式只会让内部固化。阶层的固化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大量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自然会使得他们狂妄自大。
而长期受到压迫与鄙薄的人便会生出怨念与消极颓丧,继而失去对生活的渴望与信心。但这些平凡之人才是社会发展力量的绝大多数。这些人失去活力才是对这个国家的致命打击。
我们不应该以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毕竟并不是人人都有学习的才能,即使读书不济只要能发掘出自身真正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不枉此生值得赞扬的。
而绝大多数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能够获得社会归属感与自信才能令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在这样的氛围里才能积攒出积极的正能量。否则这个社会只会陷入少数人癫狂的黑暗局面。
心向阳光自能生而无畏
抛却世俗的观念与标尺,人们才能获得畅快与坚定的人生。而非名校毕业的阴影却令无数本可以成材阳光的学子最终落入颓丧与自卑的境地。
看到那些费尽心血趟过高考独木桥的非名校学子,陷入不自信和迷惘时,白岩松先生可以说是痛心疾首的。
一个人可以失去很多,但如果连他自己都失去拼搏的进取心和毅力时,才是最可怕的。不公的待遇与对精英的盲目鼓吹创造了一大批老气横秋的平凡学子。
即使这样的时代,人们可以吃饱穿暖却在错误的衡量尺度与压迫下丧失了平凡年代那样的无畏与勇气。很多人称呼这些年轻的平凡学子为垮掉的一代。
他们没有足够的才能却有无边的怨气与颓丧,令他们的长辈更令自己灰心丧气。不可否认,平凡学子拥有的资源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的路注定坎坷。
可是如果能从命运的泥潭中挣扎出来,那么他们便会获得最强的成长。与其去抱怨时代对自己的恶意,不如在心田里种下温暖的太阳,不依靠他人的肯定,不受制于他人的准则,用自己坚定的步伐丈量自己的前程也不失为一种修行。
其实,人的一生三灾八难从无长久的太平,与其自怨自艾难以自拔不如心向阳光无畏地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去。
所以白岩松先生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多地走向平凡的学子们,他想真诚地告诉那些出身非名校的学子们:你们才是国家的主力军,只有你们活得如阳光般璀璨才能真正点亮这个国家。
结尾
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基本都是不会留下名姓的平凡之辈。因为无法受到那样荣耀的认可,很多平凡之人便会灰心丧气甘愿堕落平庸。其实每个人都是生而不凡的,何必为虚名与规则所累,坦然面对自己的优势短处,将自己的光与热发挥出来,自可寻得自己的正道。
如若自己能活成太阳,即便是身处无边黑暗与寒凉中亦会无所畏惧,这便是自己与世间的自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