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隔一段时间,“文科无用论”都会以不同的变体被回潮讨论一次。这次是因为《南风窗》发表了《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一文。报道称哈佛本科生学院在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其中大多为文科专业。此外,文科专业被削减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了全球多个国家的高校里。文科式微当然是全球通用的现象,但无论上述报道还是紧随其后的几篇评论,都有意无意将之归因于文科的“务虚”,并得出了老生常谈的“文科无用论”。更有甚者,将文科衰退的原因归结于欧美学院体制过度追求DEI(Diversity,Equality,Inclusion,即多元、平等、包容)与政治正确而导致的“空心化”。这些粗暴的归因让人失焦,既忽略了文科衰退背后,互联网和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性冲击,也矛盾性地呈现了一个“文科经验丧失”的社会所带来的观念水位。文科式微的原因有哪些?DEI应该为文科的衰退负责吗?对于“全球文科倒闭潮”,我们还有哪些理解的视角?今天这篇文章试图问答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