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13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强基资讯 > 正文内容

2024年强基、综评、高校专项哪个更容易录取?如何择定目标院校?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4-04-02

作为降分进名校”的路径,“强基、综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规模年年扩大!23年综评报考人数超过30万,强基报名人次更是突破88万...强基通过特殊招生路径上名校的人比比皆是!

然而对于这些招生政策,不少家长都有诸多问题,比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究竟怎么选?有什么区别?可以同时报吗?如何录取?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答!特别是高三的同学,收好这篇干货帖!

为什么建议尖优生一定要报考?

01多一次升学的机会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都属于高校特殊招生方式,和高考统招并不冲突,都是为考生升学提供机会和途径。

02有一定升学优惠

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是以综合成绩高低进行录取的,综合成绩构成包含高考成绩、校考成绩等,更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特长,有机会低分进名校(强基录取普遍比统招分低5-35分,综评则更多5-80分布等),高校/地方专项计划部分高校可以直降一本线录取。

03招生院校层次较高

⚡强基计划的39所试点院校皆是985高校;

⚡综合评价也包含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985高校以及众多省属重点院校;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95所院校中,“985”、“211”院校占了92所。地方专项招生院校大部分为江苏省“211”和省属重点院校。

强基、综评、高校专项

常见问题汇总

01强基、综评、高校专项可以同时报名吗?

A:可以,虽然有所差异,但是三者之间并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

*注:考生入选多所高校招生途径时,需要充分考虑高校校测时间和录取顺序安排,做好优先选择!

02强基、综评、高校专项是否有限报?

A:强基计划限报一所高校;

综合评价无限报,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高校,提高初审通过率。但一般高水平院校的综合评价校测集中在高考后第一周进行,大多数高校时间冲突,校测阶段要做取舍。

高校专项各校要求不一,部分高校限报1所,部分高校无限报,大部分高校限报3-5所。

03强基、综评和高校专项哪个先录取?

A:强基计划是在所有批次前录取的,综评和高校专项是在特殊招生批次录取的。

录取顺序:强基计划→提前批(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高考普通批,最终录取情况以各省通知要求为准。

04进入院校就读后可以转专业吗?

A:根据各招生项目及院校要求有所不同。

强基计划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部分院校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本专业交叉学科就读。

综评和高校专项大部分院校支持转专业。每年院校开放报考的专业也会有所不同,考生报名前可以仔细研读高校招生简章,了解清楚。

05强基、综评和高校专项复读生能报吗?

A:强基、综评、高校专项复读生都可以报。

报名时与应届生一样。在提交成绩时,高一高二年级按照原高一高二成绩提交,高三成绩按复读期间成绩提交(部分院校在综评简章明确表明招高中应届生的,复读生不可报)

06强基、综评、高校专项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学校?

A:根据现阶段成绩定位、三者招生对象、招生专业及发展方向选择目标院校。

1️⃣根据强基、综评、高校专项三者招生对象选择。

强基计划重点招收综合成绩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的考生,其中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国二以上奖项可以破格入围,拥有此类奖项且综合成绩不差的考生可重点关注强基,可免去入围阶段的竞争,非常有机会冲击顶尖高校;此外,各校强基校测笔试基本接近或等同于竞赛水平,拥有一定竞赛基础的考生报考强基在校测阶段非常占优势。

综合评价重点招收综合成绩优秀或拥有竞赛类奖项、思想政治类奖励的学生;拥有五大学科竞赛、科创类或文科类奖项,且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可重点关注综合评价;

高校专项面向农村地区考生招生,报名有严格户籍及学籍限制,但优惠幅度巨大,户籍符合要求的考生建议一定要关注报考。

2️⃣根据现阶段成绩定位,择定目标院校层次。

三种特招方式虽同有降分录取的优惠,但优惠幅度各不相同。从近两年招录情况来看:

通过强基录取的考生分数比高考裸分录取的普遍低5-35分左右;

通过综评录取的分数比统招裸分基本低5-80分不等;

而对于高校专项,清华、北大等安排校测的学校,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可以获得特殊招生批次线上50-1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最高可降至一本线录取。大部分没有校测的学校,具体优惠幅度与当年报考情况相关。

3️⃣根据招生专业及发展方向选择。

强基计划重点在基础学科招生,且“本硕博”连读,愿意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且有深造打算的考生建议报考强基,后续在培养、科研实践、奖学金方面都有一定倾斜;

综合评价及高校专项无特殊专业限制,一般招生专业均为本校优势专业,入校后编入普通班级,与统招批考生共同培养。考生如对专业有特殊要求或想要学习热门专业,可重点考虑综合评价及高校专项。

写在最后:

不论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还是高校专项计划,都是除普通高考外考生进入名校的难得机会,三者之间并不冲突,符合报考条件和校测时间的考生,尽可能兼报,也可以选择搭配择校,“冲稳保”为高考增加多重保险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