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4中科大少年班及创新班简章发布,家长都在问创新班到底值不值得去,其实如果你家孩子能有很大的把握考上清北,那就可以去清北,放弃了也别后悔;如果把握不大就可以试试中科大创新班。
如果想考上创新班的话:一定要提前备考。那么接下来就分享一篇清华LUCY妈妈的心路历程供大家参考,其实绝大多数考生不会像LUCY这么运气绝佳,高三真的拼进了清华。当然,决定无对错、想法无好坏,对于广大家长考生而言,找到适合自己升学的最佳路径才是最好的
该校每年除了正常招生外,还针对高二的学生招生一个少年班和两个少年创新班(简称少创班),这两个班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前锁定优质学苗,作为重点来培养科研人才。高二上学期,学校通知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自愿报名中科大的少年班和少创班。从年龄看,儿子符合少创班的报名条件。老公心动了,他认为从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术氛围、将来的出国机会等方面看中科大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对这件事情并不热衷,原因是中科大所在的城市是安徽合肥,离家太远,车次少,交通不十分便利,孩子来回太不方便。据说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学习非常紧张,高一就开始做出国的各种准备,可能暑期连假期都没有。想想这些我都有点不舍,可能还是因为我的目光短浅、思想狭隘吧。通过登录中科大家长群,看着家长们都挺向往,但也有很多处于纠结中,因为大家都知道中科大学习很苦很累。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累清华、苦北大,不要命的去科大。和儿子说起中科大,他倒是挺感兴趣,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可以少念一年高中,至于苦和累,儿子说,哪个好学校不累?我说“将来和你差不多的孩子都考入清北,你不后悔吗?”儿子说“既然选择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看来儿子是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惧怕任何挑战。另外他认为提前报考中科大,也是多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其实,即便报考中科大少创班,最终也不一定被录取。全国好几万的选手,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才录取100多人,其中参加的孩子多数是获得奥赛奖项的,省一的比比皆是,南方的孩子在竞赛方面比北方孩子有很大的优势。刚开始我很纠结,一方面希望儿子能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方面又希望不成,将来正常高考冲击清北。
但通过一次次和儿子交流,我发现儿子的心态超级好,他反倒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认为考上就念,考不上就正常参加高考。看到儿子如此释然,我这个当妈的也就不那么纠结了,尽量做好儿子的后勤就好了。在中科大报名前期工作中,由于我们不在身边,儿子都是自己在学校办理的。网上报名是利用一节体活课的时间,在化学老师的电脑上完成的。办理在读证明也是儿子自己在学校楼上楼下地跑着,利用一个间操的时间办完的。儿子还留着心眼,把开出的证明(红头文件)打出5份,留着备用。后来群里家长知道都是儿子自己一人办完整个报名流程,好是佩服和羡慕。高二随着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好,加上听取了专业人士的建议,儿子报考中科大少创班的事情出现了转折。一天晚自习后,偶遇家长群里的师傅,他也是往届优秀学生的家长,儿子考了北大。他对实验中学的学生非常了解,对高考各项政策也颇有研究。我借机向师傅咨询中科大这所学校的情况。师傅一听中科大,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流的学校,能考上那是非常理想的,如果孩子愿意搞科研,能吃苦,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当他得知儿子在实验中学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二的时候,他立刻表示,这个成绩应该冲清北,走最顶尖的学校。他认为年级四五十名的孩子比较适合报中科大。我们新家的房东大哥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我们和他也探讨过儿子报考中科大的事情。他也表示极力地反对,认为读书也要参考城市,他更倾向于北京、上海这两个大城市,视野开阔。受到了两位专业人士的影响,我的内心愈加不赞成儿子去中科大读书。后来几次和儿子、老公交流,他们也有了心动。儿子心动的原因是:自己最近的几次成绩印证了自己的实力,也更增加了自信。想想在自己后边的同学将来都能考入清北,自己即便不后悔,但可能会有遗憾。为此我们一家三口又一次郑重地谈论此事,既然重新做出了选择,无论将来高考成绩如何都不要后悔。其实考不考清北真的并不重要,北京那么多好的学校,可供儿子选择的机会很多,即便失误,也会上一所比较不错的大学,也许在略差一点的大学更能体现儿子的优势呢。换一个角度讲,念一个完整的高中三年,当一名正常的高中生,亲历一下传说中最痛苦、最艰辛的高三生活,未尝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经历。既然重新做了选择,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要一起努力,结果如何都不要后悔和埋怨。就这样,在曾经的向往,过程的纠结,最后的放弃,儿子和中科大最终无缘。但儿子既然当初报了名,还是有机会在高二参加了高考,提前体验了高考的气氛。各位家长朋友,您的孩子有过中科大少年班和少创班的经历吗?您是怎么认知这所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