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38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快讯 > 正文内容

走出生涯规划的认识误区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12-05

我们一直强调生涯规划对于个体成长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和家长对生涯规划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认为生涯规划就是 做做测试、列个计划表……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误区一 生涯规划就是列计划

造成该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生涯规划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规划等同于列计划。但其实生涯规划包含诸多内容,如探索生涯问题、增加自我了解(包含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有效运用资源(包括家庭资源、网络资讯、外在资源等)、行动计划、评估反馈等,列计划仅是其中的环节之一。若没有对自我足够了解、没有对必要信息充分掌握、没有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单纯列计划通常达不到理想效果。

另外,部分家长和老师过多关注列计划而忽视背后更为重要的内在动力。比如家长和老师要求孩子列学习计划,一周记忆300个单词,每月复习完一个学科知识等。但通常情况下孩子只是完成列计划的行为,难以付诸行动,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缺乏列计划的内在动机。所以,比起列计划,生涯规划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激发内在动机,产生内心认可的行动。

误区二 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不用规划

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规划的人生只能叫拼图。而大多数人混淆了“计划”与“规划”的含义。计划是指根据对外部与内部的分析、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案的过程。而规划是指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比如我们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所以总体来讲规划更具长远性、战略性、方向性以及全局性。

误区三 生涯规划就是问专家、做测试

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生涯规划就是请权威人士给出建议和方向,或者做测评得出测评结果,按结果执行就可以了。实则不然,金树人在对舒伯的生涯内涵进行阐释的时候提出,“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并非被动地受环境制约,而是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计划、进而改变环境、创造环境。”所以,生涯咨询师和测评工具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均是协助个体对自身和外部世界不断进行探索,明确自身定位,最终自发地展开行动。

误区四 生涯规划的目标一定要实现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资源等都会随着经历发生变化,内心追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当下设定的目标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需要做出调整或者变化,都是常见的情况。

当然,大家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目标无法完成的情况,所以及时复盘并做出调整十分重要。PDCA循环是通过不断的循环、纠正、前进来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法,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步骤组成。P(Plan)代表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Do)代表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代表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Act)代表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给予肯定以及后续的参考;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引起重视。目标未完成可能是最初的 P 出现问题,可通过SMART原则进行评估。也可能是在D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和布局存在问题,需进行优化和改进。

总体而言,大多数人对“生涯”存在较多非理性认识,导致对“生涯”的理解存在偏颇。只有走出生涯规划的认识误区,客观认识生涯规划,唤醒个体的生涯意识,才能有效利用生涯规划,迈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招生考试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