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研”话题频上热搜,本以为还在“吃瓜”,殊不知自己已成戏中人。随着考研报名结束,2024考研的冲锋号正式吹响,你准备考研还是直接找工作,考虑好了吗?
此时,数百万考研人已十分坚定,心里刻着一所梦想学校的名字,正摩拳擦掌,准备迎接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战!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和考研之间犹豫不决。想就业,怕学历不高处处受限;想考研,怕考不上,更怕研究生毕业后仍无优势。
“考研吗?”这个问题,或许在不少本科生心中出现过无数次。
保研“阳关道”
近年来,推免比例不断提高的消息频频惹人关注。从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进一步提升推免比例,到各省市官宣扩大推免生招生规模,到高校部分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源,多方都释放出更加青睐推免生的信号。
扩大推免比例,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方向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认为,推荐免试的学生经过了严格程序,对学习成绩、科研素质、志向目标等进行了综合考核,把好了高质量的研究生“入口”。而提高高水平大学的“推免”比例,能够使更多优秀本科生从刷题考研中解放出来,扎实巩固本科阶段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保持研究与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提升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此外,不同类型考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肩负未来学术研究任务的学术型硕士名额大幅度倾向于推免生,而以学历提升、就业应用为目的的专业学位则更倾向于统考生。推免生与统考生之间似乎无形中出现了一道楚河汉界,“学术”与“职业”分立两边。
这些对于苦苦备战的考研人来说,可并非好消息,保研的名额越多,留给他们的机会就越少,得到“双一流”高校仅存的上岸席位越来越难。不断增加的“保研人”的涌入,加重了考研人的担忧。
弃考“风景线”
弃考,已经成为每年考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备考初期甚至到考场上,弃考现象轮番上演。
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人数为17506人,弃考率约36%;报考上海交大在本考点考试的8744名全国考生中,弃考率近30%。
关于弃考原因,因人而异。
有的“脚踏几只船”,工作没有确定的把握,考研的心也不坚决,当有自认为更好的机会时,“研究生”标签也就黯淡几分;有的盲目“跟风”报考,当到了进入考场之时,才意识到准备不足,只好临阵退缩;有的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考试中遇到“拦路虎”,如数学,便顿时手足无措,只好提前结束草草收场;而对跨专业考生来说,本就是陌生领域“白手起家”,如遇考试内容变化,更是“举步维艰”;更有人认为,即使考研,三年后未必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索性弃考……
“‘跑路’,是进步、是好事”,这是一些专家对考生弃考现象的解读。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曾表示,弃考只不过是在备考中没有准备好,不存在浪费社会成本问题;另外,就业竞争激烈,如果在备考期间工作得到解决,弃考无可厚非。
弃考,并非知难而退。降低精神内耗、减少时间成本、明确自身定位、果断转换赛道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与其“无用功”,不如尽快转弯。
考研“独木桥”
看着身边一同备考的同学一个个提前退出,仍然有绝大多数考研人从未动摇决心,日复一日朝着心中的学校冲刺。
不得不考
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唯一选择。一方面,部分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在学术领域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招聘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层出不穷。部分考生“规避就业”心态因“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而加剧,选择考研。
近年来,不断暴增的毕业生,让大学生就业逐渐如高考一般万军过独木桥。《2022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中调研了2022年秋招求职招聘难度,约65%的应届生认为求职难度达5星,是招聘难度的3.25倍。同时,硕士博士也在扩招,越来越多的硕博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进一步抬高了招聘门槛,让本科毕业生拥有一份满意度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当本科学历作为区别人才的标准越来越不明显,研究生学历成为筛选简历时的“入场券”时,考研“理所应当”成为了最新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卷个学历”。
越来越窄
然而不得不走的独木桥,却越来越窄。除了留给统考生的越来越稀有的上岸席位,考研报录比居高不下也能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若是选择名校的热门专业,动辄几万人报名,可真正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人却是寥寥,绝大部分人成为陪跑者。
近几年考研队伍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往届生占比增加。2019年研招网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1%的人会在考研失利后选择明年再考,往届考研生已经成为了考研大军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而对于应届考研生来说,和拥有“N战”经验的人竞争,压力倍增。
图片来源: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
限制跨考,选择“告急”。考研已经艰难,而对于那些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更甚。今年8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明确,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原司长洪大用在2022年6月举行的“教育这十年”发布会提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将会在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对学位授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政策指导下,多所高校官宣,对部分专业报考实行专业限制。种种变化,让考研之路越来越难。
考研,是一场虽然艰辛,但又充满希望的旅程。面对未知的困难与结果,未来路漫漫,更多考研人依然满怀梦想,上下而求索。
愿2024年考研人历尽千帆,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