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如今,我国部分高校也将校区或分校建到了国外,就带大家盘点有哪些“双一流”高校已走出国门,在海外办学。
老挝苏州大学
2008年,苏州大学开始筹办老挝苏州大学,该校于2011年7月成立,是老挝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外资大学,也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学,开创了中国高校赴国外办学之先河。
从2012年开始,只招收老挝生源,为老挝培养了300余名高层次人才。2022年9月,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2023年,第一次面向东盟、中国开展招生,开设中国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
办学地点:老挝首都万象市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2013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建设,是第一所中国名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也是第一所在马来西亚设立的中国大学分校。
招生生源主要有中国内地学生,以及东南亚国家学生。学历学位获得中国、马来西亚两国教育部的认可。招收的中国内地学生应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在各省(区、市)本科批次录取,招生计划纳入厦门大学年度招生总规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结合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开设文、商、医、理、工学科领域的23个本科专业,除汉语言文学与中医学专业为中英文双语教学外,其余专业均为全英文教学。
办学地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郊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
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
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正式开办于2014年,是同济大学在国外开设的首个海外校区,同时也是中国大学在意大利落户的第一个海外校区,由同济大学、佛罗伦萨市政府、托斯卡纳大区政府及意大利环境部四方协议共建。
在开设初期,学校以暑期课程、短学期、短期培训为主,多是空间设计和时尚设计类课程,逐渐开设海外学期、海外学年等学制。同济大学自2017年开始举办佛罗伦萨海外校区教学基地暑期营项目,通过与佛罗伦萨大学合作的课程化管理,赋予了教学基地“通识教育基地+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双重定位。
办学地点: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托斯卡纳大区
北京大学英国校区
北京大学英国校区启动于2018年,是北京大学的首个海外校区,也是中国的高等学府第一次以独资经营、独立管理形式走出国门开办的海外分校。
招生对象主要来自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修读北京大学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将先后在英国校区和中国深圳校区学习。
办学地点:英国牛津大学城
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
2019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和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工业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并于2020年9月正式招生。
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以中芬双方优势学科为基础,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方向)4个本科专业,中国、欧盟及其他各国生源比例约各占三分之一。
中国学生学制四年,采用“1+3”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学习,后三年在芬兰LUT大学的拉彭兰塔校区以及拉赫蒂校区学习;国际学生学制3年,在芬兰直接入学,3年期间自愿到天津校区交流学习三个月。
办学地点:芬兰南卡洛丽亚地区拉彭兰塔市
复旦大学匈牙利校区
2021年2月,国家明确支持复旦大学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校区,这是复旦大学设立的首个国外校区,预计将会在2024年投入使用。
复旦大学匈牙利校区将吸引全球优质师生,规划开设符合当地及欧洲和复旦需求的相关及新兴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设立创新科研机构,开展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毕业生将同时获得匈牙利和中国学位。分校成立后,预计将在匈牙利开展经济学、国际关系、医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教育培训。
办学地点: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
2023年10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图市正式启用,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学科领域的首批硕士研究生受颁录取通知书正式入学,这标志着哈萨克斯坦第一所由中国高校设立的分校正式开始办学。
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以在哈中资企业理工科本土人才迫切需求为牵引,开展联合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联合培养,旨在为中亚地区培养专业人才。
办学地点: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