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北大2023级新生录取数据曝光。在两校特殊类型招生中,强基计划仍然是人数占比中最高的,约1800人。可见强基计划仍是众多学子进入清北的第二大升学路径。
贾同学
毕业省份:山西省
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入学年份:2021年
NO.1
选择强基,贡献微薄之力
我第一次了解强基计划是在高三上半学期,当时听说有几名学长通过这种升学路径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着手了解这一计划。
对于清华大学而言,“强基计划”是在国家急需的一流的工程专业方向上,发挥清华大学的工科优势,探索“理+工”双学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同时获得“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和“衔接工学学士”学位。
在相关的工科专业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微电子”专业,实际上微电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温不火,算不上什么热门专业。
但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不断出台对华制裁政策,其中就包括禁止向中国出口微电子相关的器材以及技术,着实卡着了我们国人的脖子。在此关键时刻,如何发展我们本就落后的芯片产业、如何制造出一颗先进的“中国芯”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我在选择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微电子专业,想要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我国芯片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NO.2
提前参加强基培训,做好笔面试准备
强基计划的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接下来我要分别讲讲我在这两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对于理科生而言,笔试主要是物理、化学和数学方面的高中竞赛内容,我个人还是建议在笔试前报一个强基培训班,以便了解强基笔试的原题和重点知识,这会比闷头自学效率高得多。我本身是物理竞赛出身,虽然学得不算太好,但还是有一部分基础,数学能力也还可以,唯有化学方面一窍不通。
我就在笔试前回顾了物理竞赛的知识点,并学习了数学竞赛的基础知识点,笔试时尽量多在这两个科目上拿分,化学基本处于瞎选瞎填的状态,最后也才勉勉强强做完了所有的题目。不得不说,考场上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切莫因小失大。
面试则是要提前准备个人介绍,想好自己的优势与兴趣爱好所在,虽然面试时考官不一定要求你做一个自我介绍,但也会问一些相关的个人志趣和对强基计划的理解,所以提前准备自我介绍、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很有必要。
此外,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让自己的阅读速度在高考后也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因为面试时,老师会先把你带到一间教室,让你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阅读一份较长的材料,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要点,之后才会将你带入面试间进行考核。因此,学会速读、跳读以及归纳能力对于面试非常重要。
心态的调整也很重要,在面试时不要太紧张,放松心态畅所欲言,不要太拘束,更不要说话磕磕绊绊,以免给面试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NO.3
校测试题难度大,心态稳定胜算大
我们那年的笔试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的题型都是选择题,后面还有两道小作文,一道与强基计划专业认知相关,一道与时事热点相关(我做的题目是“袁隆平”主题),总体来说是掐点完成的,时间上有点仓促。
笔试题倘若不是大佬应该不能做到全部认真完成,我的策略是先完成一定有把握的题目,一眼看去没什么思路的题目就标记好后暂时跳过,最后再来研究它们。
小作文题目不难,高考后的学生还是有不少作文储备的,只是打字速度一定要注意,我就是因为没怎么摸过键盘,打字速度很慢导致险些没写完这两篇文章。
我的面试成绩还不错,这与我提前做好面试准备有很大关系,我在阅读材料时带着问题(材料开头)阅读材料、快速归纳文章要点,在面试时心态放松,对于阅读材料的问题侃侃而谈,同时聊了聊我感兴趣的强基专业是哪些以及背后的原因,感觉能想到的都说出来了,并且语言表达还算流畅、有条理。
NO.4
大学体验:痛并快乐着
最后来聊一聊我的大学生活吧!初入清华学习时,我对必修的数理基础课程有些发怵,但真正进入课堂后,老师细致的课件与全面的讲解打消了我的顾虑。遇到难题时,有同学、助教、答疑坊为我排疑解惑;面对压力焦虑时,有辅导员、班主任、学长学姐的贴心宽慰。
未央书院的“本博贯通”计划能为我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也能使课程学习更符合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强基计划的专业课更注重数理基础的学习,虽然上这些硬课也会感到痛苦,但也确实会发现理科与工科存在不少关联点,就比如“信号与系统”这门专业课会涉及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些知识点,我在之前的数理课中已经学习并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了,那么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就会感到非常简单易懂,还是蛮有收获的。
而未央书院特别设置的自主创新实践课、未央书院工程导论课,让我看到了不同工科的交叉融合,也在老师带领下尝试接触前沿领域知识、一点点探索创新科研的过程。“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这是清华大学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也是作为未央书院学生的我学习生活的立足点。我希望能用我的所知所学,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芯片行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1.强基计划已成为普通高考之外的“最优路径”。了解强基提早准备,有意向报考强基的学生,建议提前找专业的老师进行笔面试指导和模拟演练。
2.报考强基计划对于考生来说,就好像是为自己考名校而加了一层双保险。只要高考成绩可以入围,就可以获得“再次”考名校的机会。
3.强基计划的“本博贯通”计划能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也能使课程学习更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