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计量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徐江荣在致辞中提到,“‘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严重误判”。这句话引发舆论的关注。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本是一些高中老师为勉励学生所经常提到的口头禅,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一些大学新生入学后无所适从状态的关注,这句话也被广为流传。加之随着疫情的起伏,很多学生都有线上上课的经历,在这种背景下,新生能否度过高中到大学的不适应期,找寻到适合自己的获取知识方式,做到线上课程也能自律学习“不松劲”,也值得更多关注。
事实上,对“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论调,不少高校学者在公开场合曾予以反驳。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演讲中就曾提到,“你们经常听到的‘等你们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话当然是不能信的”。这些话背后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说起来无非那些老调重弹的道理——“学习是终身的事”“大学只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等,但它们却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经验性总结。
在这个阶段,大学新生脱离了应试教育那种为了考试而刻意学习的方式,转入到一种更加灵活、也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之中。它不像应试教育时期,教师、家长普遍围着学生转。某种程度上,从一个紧绷着的状态突然间进入到一个常态的生活环境之中,学生身份的转变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松弛感。
▲北京一高校2022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图/新华社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新生难以适应。有人会对正常的生活失去应有的感知,包括对校园、对周边关系应有的触感,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业任务都完不成。这几年,就有不少学生因为这些原因被高校清退,这样的现实值得重视。因此,对每一个高校学生而言,学会以高度自律对待自己的具体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更为诚恳的态度?
这些年,不少高校学者在公开场合反驳“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的合理性,显然也是一个真诚的提醒。在这样的提醒背后,人们期待这群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获取相应领域的知识,也可以沉浸于一个专业,在学术领域“钻钻牛角尖”。通过多元的方式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件更值得做的事。
在开学之际,这种提醒也给了大学新生们一个心理预期,这剂“预防针”当然不是让新生们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中,而是要更加注重学习的科学性、持久性,以兴趣为导向。所有的这些,才组成了人们口中的“丰富的大学生活”。
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看,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所以在社会层面的认知中,大学生的心智也该到了成熟的时刻。这时候,社会对待大学生的态度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包括自律、责任、义务这些都是学生要面对的现实选择。当然,某种意义上大学也是一个窗口,会给予新生一点缓冲期,在缓冲的过程中,如何对于更宽广世界形成更多元、更广泛的认知,取决于你以何种方式推开这扇窗。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马小龙
王 营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一些高中老师常常用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的学生。高中老师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想让在学海中苦作舟的学子们有个“先苦后甜”的盼头。但高中老师是否想到这句话已令多少学生“上当受骗”?
不可否认,国内有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非常松散,考试也不严格。学生平时不像上高中那样,有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约束,按班级授课,而是上课时高兴就去听,不高兴可以躺在宿舍里睡大觉,甚至还可以在上课时间回宿舍打牌、喝酒、玩手机。期中或期末考试前,教师也不组织学生复习,只是在课本上划定考试范围,学生照此去准备,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轻松考到“60分”。在这样的大学里,“60分万岁”已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因此高中教师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来激励学生,并非空穴来风。
但有些大学不是这样,特别是一些国内重点大学,管理制度十分严格。我单位某教师的儿子,小学、初中时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中考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山东省实验中学录取,高考时因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山东赛区一等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谁想到这样一名优秀的学生大一刚结束就被学校劝退,原因是孩子上了大学后,完全放松了,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期末考试时竟有三门功课挂科,按照北大规定,只好将其劝退。
第二年,孩子经过一年的复读,又重新考入北大,母亲害怕孩子重蹈覆辙,毅然辞掉学校工作,来到北京租房陪读四年,监督孩子不再玩电子游戏,孩子这才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这说明,孩子上了大学,并非如高中教师所说得那样“轻松”,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理工科,学生不坚持听课,平时不下苦功夫,考试很难过关。一名大学教授称,他所任教的高校“工科学院2015级学生,第一学期全年级不及格人数比例为20%,不及格人数比例最高的班级达到41%;第二学期全年级不及格人数比例则上升到30%,有的班级这一比例高达55%。一学年里,积欠学分超过20的学生比例为2.4%!”不及格人数比例之高,让人触目惊心!
理工科学习不容易,文科也并非靠死记硬背就能轻松毕业。我上大学时读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有两门课《文学概论》和《古代汉语》,过关率十分低。因为这两门课不仅要考查相关的知识点,还要考查理解和论述,课外阅读达不到相应的数量,书面表达能力达不到一定要求,就很容易挂科,因此平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泡图书馆,读完那些规定的书目,否则考试时就不知道怎样发挥。
大学不是安乐窝,也不是避风巷,它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确比较自由,这种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子们发挥自已的个性特长,培育创新精神,但自由不等于放纵,更不等于置学业于不顾,我行我素。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人,绝不会因考入大学而产生“放松一下”的想法,而应当以此作为一个新起点,比高中时期更加拼搏,更加努力。因此,高中教师请不要再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话语激励学生,这是对学生的误导,也是对学生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