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志愿填报时,考生是分为了艺术类、体育类和普通类,针对的群体分别是艺术类考生、体育类考生和普通类考生。
对于多数高考学生来说,更多的是通过普通类进入大学,普通类在录取批次上分为了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
在志愿填报数量上,普通类常规批的志愿数量共有96个,除了普通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他专业考生都可以选择填报96个志愿。校企合作因其分数低于普通专业,且与企业合作办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也备受考生关注。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 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 校企合作办学主要针对一些希望尽快就业的同学,另外也是一些分数比较低的同学的一个选择。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使同学们尽早了解企业,企业也可以了解同学。另外对于希望就业的同学,也会加深对于企业和具体工作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校企合作专业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在这其中,既有校方按照教学计划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有企业中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授课和员工对学生的培训。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校企合作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的区别 校企合作的专业和普通专业毕业后所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校期间修完学业的证明(学生都是按照正常高考,正常批次录取的)。区别在于培养方式,校企合作一般情况在校学习三年,第四年在企业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并接受企业有经验的员工的指导,并获得相应学分。企业合作办学入学成绩一般会低一些,学费会高一点。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偏重实用工作能力,培养既有理论又能够动手实践的技术、管理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更好的与企业实际应用对接。校企合作专业学生毕业后为双向选择模式,即可接受培养企业的优先选择,也可以自主择业。 相对来说,校企合作的同学实践锻炼会多一些,毕业时实际工作经验也会强一些,弱项应该是理论方面会弱一些,考研的难度也要大一些。所以校企合作的同学应该比较明确的把就业放在第一位。 在分数方面,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022年的常规批第1次投档最低位次是62625位,而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与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2022年的常规批第1次投档最低位次是102629位。再比如山东理工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2022年的常规批第1次投档最低位次是121218位,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企合作,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2022年的常规批第1次投档最低位次是153305位。 校企合作办学专业有哪些? 校企合作办学的专业主要针对企业的需求,主要是高科技行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网络工程等,其次是工商管理和经济类,如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学、国际贸易等,另外外语类的也有一些,包括英语和小语种。这些是校企合作办学主要的专业。 校企合作办学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校企合作办学则适合希望尽快就业的同学。作为高考后的志愿报考,最主要的是做好规划,找好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希望从事的职业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