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强基解码 > 正文内容

强基计划招生趋势是什么?基础学科未来就业会差吗?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04-21

目前39所院校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全部发布。自强基计划实施以来,不少高校的计划招生专业都出现了变化,由物理类、化学类等基础学科开始向更多国家急需专业延展,这一趋势说明了什么?未来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发展如何?

2023年“强基计划”高校招生已经启动,近年来,强基计划已经成为高校自主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强基院校层次高,能“降分”录取,但招生专业大多集中在基础学科,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纠结强基计划到底值不值得报考?因此,本文将从职业发展角度剖析强基计划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一、强基计划的学生会往哪些职业发展?

中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发展阶段,而科技水平是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在很多高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很多高端芯片、高端机器设备只能依赖进口。如果进口的渠道被堵死,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中兴、华为事件就是典型代表。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就在于我国基础研究薄弱。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强基计划要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并且以“为国家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关键研究领域的重点突破培养拔尖领军型人才”为目标。

进而,强基计划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就是教授、研究员、工程师。尽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专业,但强基计划学生未来深造和工作的领域,会向更加宽泛的方向延伸,比如电气工程、自动化精密仪器软件工程、微电子工程、材料工程、通信技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


二、这些职业适合什么样的性格特质?

总的来说,科研、技术相关职业,需要具有研究型性格特质的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善于观察思考、逻辑性强、善于与事物打交道。根据霍兰德兴趣类型论列出的较适合学生的兴趣代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都需要学生有I(研究型)的特质,这也符合强基计划的定位;同时理工类专业大多还需要R(实用型)的特质,因为这些专业大多有动手的任务(如做实验);而文科类专业则还需要A(艺术型)的特质,因为这些专业强调用文字等形式表达创意思考。

不过,实际上大学教授、研究员和企业里的工程师的性格是非常多样的,并不是所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性格都一模一样,只有很小比例的人完全不适合从事研究型工作。因为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是很强的,在大学中经过科学的训练和培养,就能够具备从事这些岗位的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科研与技术工作,需要的能力是多样的,不仅仅是埋头做实验就能成功,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基础学科专业直接培养的是研究能力,但间接培养是全方位的。


三、考生该如何决定是否报考强基计划?

建议模考分数能够接近双一流大学在当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可以按如下的建议决定是否报考强基计划。

1.自己有明确的科研兴趣与相关领域的规划。这样的同学当然非常适合报名强基计划。

2.自己有明确的其他专业兴趣与未来规划。比如,自己从小就喜欢做记者、公务员、主持人、会计师等工作,或者父母已经规划和安排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同学就不需要考虑强基计划了。

3.不明确自己的兴趣与未来规划。估计绝大多数同学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果对大学的专业和相应的发展前景了解不多,那就还不如报强基计划试一试。一方面,高考不确定性大,还不知道将来凭裸分能不能在心仪的学校选到热门专业,而强基计划的发展前景和培养过程享受到的资源毕竟是十分清晰的;另一方面,本科能进入更好的大学,比选择专业更加重要,强基计划能够多一点进入好大学的机会。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