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05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家长课堂 > 正文内容

孩子是一本书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03-21

孩子是一本书

我曾认为,自己有着更多的阅历和见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百科全书”。孩子若有不符合我的想法,就以怒骂或用“黄荆条”予以纠正,把孩子的思维和个性通通归咎于叛逆。

然而,友人的一件事情让我的思想大为转变。那年,他们的儿子刚刚结束中考,计划利用暑假时间去旅游放松、开开眼界。可友人却认为孩子即将跨入高中,不能懈怠,要利用假期多读书、增长知识。于是他们去了书店,给孩子买回来一大摞书。孩子捧着这些书感到压力山大,要把这些书读完,恐怕这个暑假就耗完了。

后来,友人开车带孩子回县城老家。因为市政改造,过去熟悉的路已改道,这让开车的父亲不得不绕上一圈。看着父亲略微不爽的表情,孩子反倒乐呵呵地笑了。孩子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去路。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做游戏,用一堆烂砖瓦垒一座‘城池’。孔子想让小孩子让路,小孩子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听罢一怔,随即想到确实不能把孩子摆的城池当玩具。大人这样想,可是孩子不这样想啊。”

父亲听到这儿,说道:“不愧是孔子啊,所以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儿子听罢说道:“孔子还有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虽小,但有时孩子懂的道理,大人不一定都懂,就像你现在因为绕路就皱起眉头,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呢?”

友人回到家,开始反思今天这件事。儿子通过故事提醒父亲不要因改道而影响情绪,活学活用,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很多时候,父母往往从长者为尊的角度,一味试图“说教”孩子,预设一幅蓝图,让孩子按照他们认可的路线前进。殊不知时代在发展,孩子接收信息、掌握知识的窗口和渠道很多,父母不一定都懂、都对。

父母与孩子应该是一个双向尊重、互为人师的关系。不能只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教科书”,也要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当父母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听取他们合理的表达,相信与孩子的相处也会愈加愉快。

我十岁儿子做的一件事情也曾让我大为感动、深受教育。那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红绿灯口,我牵着儿子的手准备过马路,旁边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迟迟不敢过去。很多人都向老人的方向瞥过,但却没有一个人迈步上前帮忙。同样,我也在踟蹰,儿子却很自然地走上前去,扶着老人慢慢把他送过了路口。儿子做得很自然,根本没注意到背后有许多双意义复杂的目光。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心境,确实有距离。

我突然发现,儿子身上所表现出的天然质朴的情感,其实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善良天性。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应该专注于学习,不要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时,却忘了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本书,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大人去思考、学习的闪光点。也许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孩子在不断地成长,父母这本“百科全书”,应放下身段、敞开心胸,相互为师、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共同成长。

来源:招生考试 杨力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