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0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家长课堂 > 正文内容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大学生毕业后满脑子都是“央国政”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03-07

近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大学生不要满脑子都是“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这个观点瞬间引发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2023年预计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为了稳定就业,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数据显示公务员国考招考比例持续上升。那么这样的比例对于庞大的就业市场来说,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今天的文章和大家重点分享。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在文章开始前,不得不表达对倪主任的敬佩与支持,因为他的观点直戳要害,同时他说了一句实话,但这种观点对于大众舆论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和接受,但这确实是一句实话。体制内工作的就业机会,对于庞大的就业市场来说杯水车薪,同时大量的毕业生耗费着自己全部的学业经历,争取少量的机会,注定成功者是少数,而面对考试的失利,大多数考生会尽情所有来准备二次三次的考试,这无益于,把对于个人来说,大量黄金的就业机会,就业精力和发展机遇,都在去完成一场赢面很小的赌局。这种现象一旦形成风气,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考试都会逐渐“内卷”,扼杀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和创新激情,影响的是企业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注意和关注。

逃避就业还是热爱体制?

大多数高考生在进入大学时的专业选择,并不是那么纯粹,其实这不屑的,是一件坏事,考虑更加充分,但其中有一个主因就是受家长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未来能获得一份稳定体面而很多前沿工作岗位的职业描述是非常抽象的,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体面的工作,第一个首选就是公务员。这样想确实有客观的原因,毕竟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都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而且大多数企业的就业环境以及未来35岁危机,都会造成就业焦虑,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能正面面对这些困难,也无法有效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最保守的选择势必就是一考定终身选择公务员考试,获得一份终身制的职业。

在现实中,让一些同学去描述自己所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很多同学是说不清的,只能说一个体制的黄金招牌,就能够虹吸很多大学生的报考基数,所有的岗位都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这就导致了考公务员现象成为了大学生毕业之后的首选跟风现象。的确体制工作在社会的认可度上要比民营企业高很多,但现实是考试难度录取率都不能满足,大多数考生如果一两次考试努力,争取无可厚非,而在现实当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重视,那就是考试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毕业的职业目标,动辄5~10年的全职备考,仍有大把的人无法成为公务员,而这些考生慢慢的心态和职业压力,生活压力都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大,如何避免“职业考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毕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考试能力和工作生产力,这完全是两回事。

工作优先还是考试优先?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往往是符合一定的规律的,企业性质,国企优先,体制内最好,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收入待遇越高越好。这基本上都是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有这种想法不为过,但要结合自身的能力以及在社会创造生产力,所决定的,在现实当中,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校园招聘多数为基层岗位,社会招聘多数为销售岗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不管你选什么专业,如果自主择业,其实就业方向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宽,而跨专业就业所带来的就是职业被动,在职业的初期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不能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导致了职业自卑感和不自信,自己的努力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这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踏入职场之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而很多大学生在现实中职场受挫,所倒逼选择考试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提升自信心的人不在少数,这种方式在大学毕业的前几年确实值得尝试,但若年纪比较大,面临着生活压力,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等,那么盲目的去考体制类的考试,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备考公务员,势必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带来比较大的时间影响和经济影响,而这里带来的问题是通过一场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还花费了5~10年的时间来去做这一件事,竹篮打水一场空能否去接受呢?现实当中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逃避,最终变成了赌徒心态,都迫切希望下一场考试能获得机会。

实现价值还是保障温饱?

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公务员的岗位,难道人生从此就走上巅峰了吗?这本身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这也确实成为了很多考生在鼓励自己,长达数年努力备考的一个“励志故事”,备考公务员的,努力付出和得到公务员岗位之后的平平淡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现实的冲击,一旦横向对比就不难发现,自己为之付出的努力所带来的回报只是一份平平淡淡的工作,而这份工作可能让你在开始的时候就能看到你未来退休的样子,大多数人都是体制内的普通人,并没有电视剧里的雷厉风行,大胆放手创新,也没有轰轰烈烈,更多的都是平平淡淡。这种职业状态真的能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吗?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备考公务员,本质上解决的问题只是满足了温饱,安全感平平淡淡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错的,但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这份收入和现实当中的工作压力的差距非常的大,简单来说,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一般,还盲目的去选择体制内的工作,那么自己的职业上限是非常低的,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到底公务员只是一个职业,而且这个岗位竞争比较激烈,鼓励应届大学生参与竞争,但如果成为了职业考生的状态,动辄5~10年的全职备考,确实不值得鼓励。毕竟当你的同学,通过敢闯敢拼获得了社会地位和成就的时候,你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这就不简单是一个学习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毕竟要成家立业,还是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摒弃非理性备考公务员。

结束语

大学生不能满脑子都是公务员,并不是否定和批判公务员备考考试,而是说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当中应该是多元的。这也是一种职业自信的体现,我们理性的说公务员考试大多数人都不能成为成功者,一旦长期周而复始的备考,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家庭、身心状态。而成为多年的失败者后,再进入到职场当中去就业,将会更加被动,所以考公务员应当竭尽全力,但不要孤注一掷。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占主体,也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这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考试,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哪里,利用宝贵的大学时间,同样值得我们去努力付出和提升学习。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