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规划!在2023年开年之际,同学和家长们都要做好接下来的打算,同学的学习规划,家长的政策了解规划,如果你还无从下手,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小编针对大家的提问,汇总了高一至高三的升学规划、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家长能做些什么的详细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
一、学习特点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很多学生认真学习但成绩不理想,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提高,学生应该利用好每次考试,做好自我分析,尽早调整。
二、未来升学规划
1.选科规划
了解本省选科政策,各选课组合的优劣,高校选课要求等信息,进行自我剖析,综合制定适合自己的选科升学策略。
2.了解多元升学路径
高考并不是升入名校的唯一途径,考生上大学的方式有统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保送生、少年班、港澳高校招生等20多种升学途径。以下举例介绍其中两种。
①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在39所“985”院校实施,招生对象为综合成绩优秀和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成就的考生。强基计划录取高考成绩占比为85%,校测成绩占15%,对成绩要求较高。
②综合评价
2022年有近百所院校实施了综合评价招生,相对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适用群体更大,考生成绩达到一本线左右均可报考。
三、家长辅助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刚进入高中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家长们不止要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更要提前开始了解大学、专业和高考形式,对待孩子更要用建议和沟通的态度,孩子越来越成熟,要给她们空间。
高二
一、学习特点
高二深入学习,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导致不同心理状态。同时也是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二、未来升学规划
1.发展个人特长
未来升学规划重点是发展个人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进入高二,是重点发展竞赛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竞赛:
①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含金量是各赛事中较高的,在竞赛中获得相应奖项有机会获得保送资格,同时竞赛奖项在“强基计划”等升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文科赛事
文科赛事主要指入选国家赛事白名单的相关比赛,文科赛事奖项在报考“综合评价”时可以增加初审通过率,在校测面试中拓展视野。
③科创比赛
参加科创赛事活动可以培养文化素养,锻炼思维能力,思维的建立对课内学习也十分有帮助,看问题会更透彻,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报考特招也有着积极作用。
2.夏令营、冬令营体验营机会
一般是高校为了选拔优秀新生开展的,对报考强基计划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可以让考生对大学的氛围、课程的开展以及大学生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是增长见识的机会。
特别是清华北大夏令营、冬令营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若后续报考清北强基计划在初审和校测阶段会有一定的优势,2022年这种优势也延续到了清北强基破格审核中。此外,在夏令营中的优异表现可作为综合评价报名材料提交,对高校综合评价初审有正向影响。
三、家长辅助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恋爱”现象剧增,择友有较高原则性,更愿意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深层次的友谊。
家长在这个时间应该积极转换角色,和孩子当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多交流,如果孩子们不想听,也不要着急,要有耐心,学着换位思考,体谅他们的心情。
高三
一、学习特点
高三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分数甚至有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每次的模拟考试,学生都应该严肃对待,查看自身不足,对整体状态进行总结,及时查缺补漏,调整不足,努力到最后一刻。
二、未来升学规划
高三学习很重要,了解招考资讯同样重要。除了最后的高考,还有很多特殊类型招生的重要信息,需要了解:
1.统招政策
四月起,一系列的高考政策开始接连发布,考生要密切留意。同时关注高校招生章程及招生计划,初步想好报考方向。
2.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时间约在3月份底4月初,报名时间约在4月份,除复旦、上交大、南大外,大部分高校强基计划在高考出分后公布入围名单,6月底7月初进行校测考试,最终依据综合成绩,在提前批之前进行录取。
3.综合评价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集中在3月-5月公布,高考之前,综合评价初审结果公布,高考结束后,通过初审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校测。综合评价考生一般在提前批或特殊招生批次录取。
除了以上特殊招生之外,高校冬令营、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民航招飞等信息也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三、家长辅助
高三情绪体验同其他阶段相比,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存在着各种心境。焦虑高考,憧憬未来。这时候家长们要有身为父母的自觉,要有意识的跟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减压。
而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大多数是模糊的,对于了解高考统招、特招政策、升学规划等事情的感知是迟缓的,并且这是一件长久持续的事情,学生应该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中,这就更需要家长协助,甚至是作为主力有计划的听一听相关的讲座,进一进相关的群,收集一些信息,帮助孩子完成对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