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年首批“00后”参加高考,如今的大学已经是00后的天下。新的时代,新的发展,曾经90后喜爱的热门专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00后最感兴趣和最无感的10大专业有哪些?有你的目标专业吗?一起来看~
早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考试与评价中心发布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呈现了00后高考考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兴趣倾向、特点及影响因素。共有77.2万高考考生参与了高考志愿测评,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62个市、县。
你确定目标院校了吗?你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考虑哪些因素?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一下00后对于专业选择的态度和想法吧👇
打破“常理”,个性飞扬
报告发现,00后的同学兴趣倾向正打破大众的认知“常理”,与家长的喜好、社会通俗的“标准”不同。与过去“工资越高、就业越好的专业受欢迎程度越高”的传统标准不同,00后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在就业市场薪资水平反而不起眼。
以人文专业为例,因为就业不佳而冷门的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挤入学生最感兴趣人文专业榜单前三;学前教育、科学教育、特殊教育等低薪专业,学生兴趣程度很高。
而薪资水平较高、被各界看好的经济、金融类专业,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学、投资学等,被归入最不感兴趣榜单。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位列学生最不感兴趣人文专业榜单前三。
再看看理工专业,数学和医学类专业受到00后考生青睐。学生最感兴趣的5大理工专业分别为:心理学、法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最不感兴趣的理工专业,其就业方向多为传统行业。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养殖学、采矿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
人文和理工专业,关注有所差异
报告显示,对人文方向的专业而言,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与社会需求程度之间关系较弱。
在英语、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社会需求相对较大的专业中,学生只对英语和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较高。对社会需求量不大的历史学,学生却表现出最高的学习兴趣。
人文专业的兴趣及其开设院校数量的关系图
在理工方向,学生的兴趣随着开设院校的增多、专业的热度升高而呈现递增的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开设院校数量大,属于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
随着专业的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大,学生对理工专业的兴趣水平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一些开设院校数量偏小的小众专业,如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也偏低。
理工专业的兴趣及开设院校数量关系图
影响选择专业的因素
1、偏冷门的专业为何会受到00后考生的喜欢?
对此,北师大考试与评价中心主任刘嘉表示:“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各种专业题材的影视剧、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喜欢的专业方向以及喜欢程度。”心理学、考古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等00后感兴趣的冷门专业均属于想象空间大,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业。
2、因为擅长所以喜欢
结合学生能力的相关分析,报告发现,越擅长的专业,考生兴趣越大。
据介绍,在收集数据时,除兴趣外,还增加了对阅读能力、实验能力等学科胜任力特征的自评。从整体趋势看,学生自评能力得分越高的地区,学生整体兴趣水平也越高。这种趋势在理工方向更明显。
3、社会大背景、地域差别也影响着00后专业兴趣
报告发现,考生对专业的兴趣程度正潜移默化被所处社会经济环境所影响。不同省份因经济水平、结构不同,学生整体兴趣也呈现出不同倾向。
比如,广东、江苏等第三产业发达的省份,学生在制药类、生态类、环境工程类、化学类等专业领域的兴趣高于传统经济发达省市。而经济发展较高的省份,如浙江、上海,学生对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和新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的兴趣程度越高;同时对教育学类感兴趣的程度也高于中等经济省份学生。对此,报告认为,“这和省份活跃的教育产业、服务业,以及重视教育的社会文化氛围有一定关系。”
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随着省份经济水平的下降,学生在公检法专业的兴趣呈逐渐上升趋势。如在贵州、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西藏六省,公安技术类“挤进”学生最感兴趣专业类前三。
部分省市学生专业兴趣分布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