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从师范大学里出来就能当教师,其实不是的。我国目前一共有140多所师范院校,其中绝大多数的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并无本质区别,师范类院校里开设有非师范类专业,非师范类院校也开设有师范类专业。那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有什么区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招生计划
师范专业一般会在专业名称后加上师范或教育字样,如“生物科学(师范)”、“物理学(师范)”、“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等。而非师范类专业则没有。
2、课程设置
师范专业除了学习本专业基础课程外,还需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论、教学论、走进新课程、普通话等等教育类相关课程,并且在大三大四的时候还要进行教学实习、试讲、课程设计等。而非师范类专业则没有相应的教育类相关课程。
3、毕业证、学位证
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学位证会在具体专业后加上师范或教育字样,如如“汉语言文学(师范)”,而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则只会注明你的具体专业和授予的相关学位,例如农学、理学、工学等。
4、教师资格证
一般来说,无论是不是师范专业,只要通过全国统考,都能获取教师资格证。另外,随着国家对教师队伍的改革,未来一些师范重点院校其师范专业或将享有直接颁发的资格。具体以相关政策规定为准。
5、应聘教师
从政策上来讲,无论是师范专业毕业生、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还是其他非师范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只要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参加各类教师岗位招考。但师范类专业者参加教师招考却具有一些先天优势,如师范专业学生专业对口,又受过教育相关训练等,这些都是非师范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