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选专业很重要,选学校那更是不用说,但这当中都会涉及到一个看似没那么着急,但早晚都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到底是去省内还是留在省外上大学?
在不考虑大学排名的情况下,从地域的角度看,去省外上大学,离开舒适圈,体会全新风土人情,更加独立自主。而选择留在省内上大学,和家人朋友一起其乐融融,没有环境疏离陌生感,人际关系相对稳定,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与其纠结“选省内还是选省外”,还不如纠结“省内怎么选,省外怎么选”?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剖析一下,怎样挑选省内、省外高校,希望能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选省内,这些优势知道吗?
1、招生计划多,录取几率大
省内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是其他省份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比起省外几十个、十几个甚至几个的招生名额,简直就是“大象之于蚂蚁”,这意味着省内上大学录取几率更大。因此如果仅仅从招生人数来看的话,相同的分数在本省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上到一个心仪的大学。
2、丰富的人脉圈,事业更顺利
不得不承认报考本省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不用到一个陌生地方重新开拓自己的生活圈和人脉圈,这一点在毕业后工作特别能够体现。在本省生活十几二十年,有一定的交际基础,加之上一辈的帮扶,很容易在社会站稳脚跟,事业也会顺利的多。
所以,对待省内院校,要采取“交朋友”的方式。如果想要进入大学稳妥、顺利一些的学生,和省内大学“交”朋友是不错的选择。
选省外,机遇挑战并存更精彩
1、院校层次更优
如果学生成绩能稳上一本大学甚至985、211,这时候就不要局限于省内大学,这时候就要看自己成绩范围内大学,哪里大学实力更强就去哪里上大学。一些和省内院校录取分数相同的省外院校实力比省内院校高出一大截,其办学实力和就业前景都很强,只是因为地理位置或者知名度,而被埋没。如果能够报考这类院校,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竟上大学是为了学技能,从而促进自己就业和发展,选择更优质的大学对自己越有利,二本大学也是同样,哪里大学好就去哪里上,这样自己利益才会最大化。
2、专业选择面更广
不仅是院校,专业选择亦是如此。比如重庆考生,目标是从事机械类专业,在重庆、四川、贵州三地,怎么选择呢?作为重庆考生,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学习,那么未来的职业目标是实体制造业、工业基础雄厚的地方,更适合于自己,在这三地中,无疑重庆本地的工业实力均领先于其它,留在重庆读大学更有利于自己;如果是重庆与广东两地选择呢?广东会不会更好呢?这就是学生家长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大学生活、与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经济特性。
再比如考生目标是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职业,想读国际贸易类的专业,那么上海、广东、北京肯定是首选,最后才是本地的高校,这是经济环境使然。
3、升学就业有优势
省内名校报考竞争大,但如果有幸捡漏省外一所985,升学读研的优势那不用说。我国985大学普遍都有很多保研的名额,尤其是近几年来,保研的学生成了这些大学每年招生的主要部分。名校之间存在着人才流动,当然学校也会给毕业于本校的学生提供比较多的保研名额。一般每个专业会有前10%的学生具有保研资格,这一比例是比较大的。
另一方面,表面上,省外院校在其他省份的招生计划数很少,但同样因为报考的人数少,所以录取反而比较容易。
4、城市的福利补贴政策
如今,为了争夺优质人才,各省市地区不断出台各种诱人的福利补贴政策,有的甚至是直接解决落户问题,诚意满满。比如上海发布落户新政,其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名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落户。而这些政策,或许在你自身的省份是享受不到的。
所以,对待省外院校,要采取“攻敌人”的方式。我们常听一句话,真正让我们进步的,是敌人而不是朋友。在不了解省外院校时,或许可以当它是个“敌人”,在与它“搏斗”的过程中,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因此,如果想要挑战自己、锻炼自己、追求更精彩生活的学生,可以选择和省外院校来一场“战斗”,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
选择省内院校还是省外院校,关键还是在于考生自己。因为无论是留在省内还是出省上大学,都是一份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愿意选择省外的高校,想挑战自己,那么就请家长不能因为舍不得就束缚孩子的翅膀;同样,如果想要留在省内,那么家长也不要因为想要孩子成长而逼迫孩子去省外。无论是选择省内大学还是省外大学,了解学校本身实力比在意它的地理位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