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对于教育的反思,才刚刚开始。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病”了呢?
此次疫情,最需要的是高精尖的科研人才,最需要能够研制出疫苗和特效药的人才,但是此时,我们才发现,人才是如此匮乏,尽管一线人员都在奋战,尽管连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都冲到了最前头,我们还是觉得,人才少了!
是的,这正是长期教育功利化,所带来的“恶果”!
正如一位老教授所说:高中学生,从选科这一条,就可以看到他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太多的高中生,在选科的时候,放弃了化学,放弃了生物!而在大学校园呢,许多研究生导师,一再爆出“剥削”研究生的“丑闻”。许多年轻的教授,坐不住科研的冷板凳,怎么赚钱怎么来,各种下海捞钱,功利思想充斥着纯洁的校园。
试问,这不是教育“病”了,又是什么呢?
——时代变了,人们的想法更现实了,我们小时候上学的理想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学数理化不如啃老爸,不如有个明星爸爸,没等走上社会,就想到了怎么赚钱才能买房子、车子,娶妻养孩子。国家重视数理化,就有他的好处和吸引力,才能让更多学子生活无忧,在养家无压力的情况下去研究,去学习。现在的研究生,一月才补助600元钱,还不够每月的饭钱了。都二十大几的研究生、博士生还得靠父母提供生活费。国家真应该给他们提高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疫情之下,如果多些懂这些细菌呀病毒方面的专家,总有一个会知道里头提前该发生的情况,因为他们平时工作就是研究这个的,强列支持增加学者经费!
——高考时国家就应该事先说明,凡是上了北大清华的学生,毕业后不允许到国外效力,如果不愿意为国效力,你可以不考,清华北大应该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地方。想要好的资源就要为国效力,享受了好的资源就应贡献国家。清华北大毕业生,心里要有祖国,要爱国,当你们学成,在国外工作积累相当经验后回国,为母亲服务。叶落要归根。国家要创造条件让这种回囯之人有用武之地。
——有几个人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的?都是为了混文凭,为了以后找工作或者是所谓的面子,现在的学生,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家里穷的自卑,有钱的嚣张跋扈,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努力这两个字,还有玩手机打游戏,他们珍惜过自己的青春年华了吗?父母从生到他们结婚生子,都一手包办,还得把一辈子积蓄拿出来给他们组成家,结婚了还不努力,动不动就离婚,生的孩子自己还不带,出个什么事只知道逃避,或者责怪长辈,说实话,现在的孩子,有什么用?懂生活吗?
——我是初中生物教师,一个关乎人的生命健康的学科在中考只占30分!英语120分!有些地区甚至是0分,生物地理是学校里最不被重视的学科,还成天的拿成绩说事,简直就是夹缝里生存。应该把英语作为选修课,化学生物多做点实验课,而不是纸上谈兵,体育课再不能让语文数学占位,思想品德也是重中之重,要让孩子们有信仰,有梦想,而不是一切只为功利。科技才能兴国,没有理化何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