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0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列宁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军事院校 > 正文内容

军校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时间: 2019-12-04

一、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前身是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由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第七飞行学院和第二航空学院于2004年6月9日合并组建成立,是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院校,是空军主体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头。

大学是副军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是中央军委批准的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空军主体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头;2012年4月28日,蚌埠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并入空军航空大学学校共有12个校区,从松花江边到长江之畔,分布在中国6省7市,占地面积1900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北国春城”吉林长春。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学校创造出中国空军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才”等近20个空军之最。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军事人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

二、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其中博士130余人、硕士470余人,教授、副教授279人;专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6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名,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16名,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71名。截至2014年9月,学校拥有军事训练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军事指挥、军队政治工作、军事装备3个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工学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三、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拥有实验室、专修室1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军事仿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军队作战指挥、飞行仿真、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综合实验室等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和空军重点建设实验室,中央军委总部下属的东北地区军事训练信息管理中心、东北地区计算机服务中心和长春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均设在该校。

四、科研成果

二十世纪末期,学校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2000-2011年,该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二等奖10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重大国防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124项。此外学校首批通过了空军科研资质认证和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五、教学理念

学校继承和发扬东北老航校精神,凝炼形成了“砺志空天、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传承、和谐、创新”的治校策略,秉承“忠诚、团结、求真、创新”的校风,打造“雄鹰”主题文化,按照“面向空天战场,坚持人才兴校、坚持特色办学、坚持培育英才”的办学思路,综合办学的特色、优势和效益逐步彰显,为实现建设成为军事飞行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高水平空军军官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空军航空大学专业一览表

七、毕业方向

毕业后分配去向为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由总参等部门制定分配计划分配。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