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2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技法 > 正文内容

高考迫近 带你突击作文——哈师大附中三模作文

作者:  时间: 2019-05-20

                  (1)

             跪拜之礼 无关感恩        

感恩教育环节2000多名学生集体跪拜父母对此网民争论激烈正折射出校方此举有不。如果确是感恩父母出于真情而跪,未可厚非,但作为教育的阵地,学校集体推行就难免有作秀之嫌因为真正的感恩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日常对父母的点滴关爱,而不是僵化的仪式。跪拜之礼 无关感恩

 

柏杨曾感叹,“中国人的膝盖是天下最不值钱的东西,动不动就跪,见了大官跪,见了长辈跪,见了有钱的更跪。”生活在旧的时代,认错要下跪、拜师要下跪、求人要下跪、见要下跪,动不动就软了自己的膝盖,跪下身去,磕下头去中国人卑躬屈膝糊里糊涂的跪了几千年,好不容易才从君臣、主仆、父子等关系的卑屈礼仪中站起来。站起来给我们带来的才是尊严。下跪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奴性,这样充满奴性的传统文化,但不能弘扬,反而更应当摒弃

 

显然,这种形式与现代平等理念格格不入。不符合人人平等的现代文明追求也不感恩和尊重的有效表达。“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只要孝何必下跪?如果不孝,跪有何用?父母与孩子本是平等个体,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并不一定需要下跪。

 

中国文化有“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但同时中国人也强调男儿膝下有黄金不可轻易跪下。跪拜礼原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下跪,无疑是学生人格尊严一种践踏,连尊严和骨气都没有的时候,跪拜礼这样的“传统文化”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恢复传统文化批判继承进行感恩教育,落实到日常点滴不能让教育形式化甚至极端化,不能用形式抹杀学生独立人格甚至钳制学生心灵成长的自由。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助力当代教育。

恢复传统文化更理性和谨慎。感恩的方式有很多,跪拜虽是传统礼仪,但是这种形式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可以尝试采用当下崇尚的感恩形式跪式感恩逐渐退出现代文明的舞台。

跪拜之礼 无关感恩 

    

                                 (2)

                      跪拜之礼 未可厚非

 说起跪拜,我们会想到臣跪君、民跪官、子跪父、奴才跪主子之类的画面这种情形下的“跪拜”,表达的不是感情而是尊卑秩序这种对身体的矮化和精神的臣服利于巩固纲常伦理秩序。这种被赋予了尊卑贵贱的传统仪式,实际是统治者的驭民之术。因此跪拜之礼作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形式,贬义色彩深入人心人尽诛之。 因此,一有此类跪拜的仪式,便引来如潮非议。其实,理性思之,也还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不可全盘否定。

 

 

伦常、敬畏、自省、自我约束等角度看,行跪拜礼对于心态浮躁、信仰缺失,没有敬畏意识风气来说,一定现实意义。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感恩教育环节中行跪拜之礼可以化学生对父母孝敬、感恩意识,尽管效果尚未可知,但在价值向上,显然是以传统的方式对德育教育的一种强化

 

学校组织学生行跪拜礼,证明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选择在感恩教育环节组织跪拜活动,无非想抓住“感恩”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和家长表达真情让学生向父母跪拜充满仪式感,教育学生要有感恩和敬畏之心,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向上的动力从这一角度看,对学校的行为未可厚非。

 

 

 

另外,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探索,不妨对此多点包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贴上作秀”“极端化的标签。在现代多元社会,非黑即白,简单粗暴否定或肯定无疑片面的。学校组织学生向父母跪拜感恩,这种礼节虽然有些繁琐形式划一,易于触动学生心灵。传承传统文化,应该给予学校更多选择权,应该对学校多包容心,不能动不动就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学校。不能一方面感叹传统礼节离我们越来越远,一方面又对学校恢复传统礼仪的尝试横加指责。

 

当然,恢复传统文化要在立足传统的前提下继承创新,而不是从故纸堆里模仿复制如果只注重形式的复古,流于行跪拜之礼,穿汉服唐装、吟诵几句古诗文,或者背熟几段国学经典只能不伦不类,令人生厌。学校注重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更应该注重现代文明,将感恩教育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