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13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专家论点 > 正文内容

高考专家李金鹤指导考生报志愿

作者:  时间: 2017-04-16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临近2009的高考填报志愿成为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大事之一。科学的填报志愿也成为高考成功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高考升学指导专家、人民网教育频道特邀高考专家组成员李金鹤老师做客人民网,为广大考生解答大家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非常欢迎李老师的到来。

  李金鹤: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一下李老师,填报高考志愿应该收集哪些参考资料?

  李金鹤: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家长把握不住的问题。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很多,有些考生家长原来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从哪下手,究竟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哪些信息,而且在收集高考政策信息时觉得是漫无边际的,从什么方面着手,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不重要,应该有一个筛选。

  从填报高考志愿这个角度来说,这几方面的信息资料是必须要搜集的。首先是本年度、本省份的高考招生政策,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高考虽然是全国统一高考,政策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高考录取和组织工作都是以省为单位来组织录取的,各地有差别。每个省的政策不一样。搜集的依据是什么呢?很多媒体都报道方方面面的涉及本省的一些高考政策,但是他们只是一些零散的、不完整的。作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首先应该把本省最权威的政策信息搜集到手。这个好办。每年各省都会召开一个高考工作会议,要出台一个文件,各个省份大致差不多,比如今年是2009年某某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每个省都有这么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对于这个年度高考所有政策都予以了明确,把这个规定找到,所有政策都包含了。有些省的招生办对考生服务很到位,还把招生工作规定通过问答的形式整理出来,比如100问等等,分门别类的把招生规定所有政策信息分解成若干个问题,考生家长特别明了。希望大家要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了解本省政策的时候,重点关注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今年的高考,我们省究竟设置几个录取批次,这是必须首先了解的。现在各省不一样,但是,就通常情况来看,有这么几个批次,比如从上到下,有提前批次、第一批本科批次、第二批本科批次、第三批本科批次,最后是高职和专科,各省在具体的批次设置上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有的省把第一批本科划成A段或者B段,或者分成一本A段,一本B段,有的分成两类,叫做一本A类,一本B类。有的把一个批次分成两个小批次,比如第二批本科(1),这是一个批次,第二批本科(2),这又是一个批次。这种录取批次的设置情况一定要清楚。

  第二,一定要了解各个批次的志愿设置方案。比如说,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可以报几个院校,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如果是第一志愿是报一所还是报三所、五所,第二志愿是什么设置方式等等,把高考志愿填报说白了,就是填个表。如果方案不了解,这个表不知道怎么填。

  主持人:而且很容易遗漏了信息,耽误了报考。

  李金鹤:表的结构不一样,我们采取的对策不一样。

  第三,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说通俗一点,哪些人可以加分,可以加多少分。凡是能够享受到这些优先录取和照顾政策的考生,一定要把这些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利用好,别浪费政策。

  这是搜集整理中第一方面要提升的三个重点,要了解本省的高考录取政策。

  其次,需要搜集整理的资料,就是考生历次考试的情况。考生高三下学期几次模拟考试,包括高三的整个年度,每次考试在学校的名次和分数,这个名次和分数和往年的情况相比将是什么层次。这个如果不清楚,我们填报志愿就没有依据了,考生的使命是填报志愿的依据。我这个考生属于一本城市的,重点就研究一本的院校等等。如果是二本的,重点研究二本的学校,这是一个基础。因为招生院校太多了,所有的院校都想研究到位,不可能。要根据考生的情况,熟悉哪个层面,重点把这个层面研究透就可以了。

  第三需要搜集的资料,就是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这是我们选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我这个考生属于一本层次,他这个分数对应的有哪些院校应该可以作为咱们的可选院校——目标院校。这些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怎么样。这里面了解的依据,省招生办都会给考生汇编一本高考指导书,有的叫法不一样、名称不一样,有的省叫普通高考指南、有的叫普通高考指导等等,这上面会把往年三年的高考数据提供给大家,这个一定要研究透。

  往年录取数据各省提供数据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有几点大家必须了解。这个院校、这个年度实际录取了多少人,这个指标必须要知道。再一个,这所院校这个年度第一志愿报考它的有多少人上线。比如录取了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是100人还是150人,还是50人,这个数据应该知道。但是这个数据在有的省份公布的信息中,不是很明确,没有直接说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多少,需要自己根据那些数据进行分析,把这个数找出来。比如有的省份只公布了各个批次的第一志愿生源表,但是第一志愿生源表里面包含着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大家如果找生源表看一下,最右边那一列的数据就是这个院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大家找生源表看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被录取的考生分数分布情况。600分以上多少,590分到600分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数。

  最后是各专业的录取情况。招生院校录取了100人,但是100人可能分布在10个专业,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在多少分到多少分之间。这个需要知道。就是往年招生院校的录取数据,这是我们必须了解搜集第三个资料。

  第四,院校的招生章程必须了解到位。想报考这个院校,就必须把这个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弄清楚。这个院校招生章程怎么规定的,有些什么录取原则和原则,必须要了解。

  第五,招生院校的情况和这个院校的一些专业情况。这涉及到很多。因为报志愿除了报院校之外,还有报专业问题。

  主持人:专业也是名目繁多。

  李金鹤:目前本科专业目录是11个门70多个类,将近500个专业。这么多专业,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口气把各个专业都说的很透。我们报考志愿的时候,涉及到哪个专业,一定要上网查询,找资料。这个专业学什么课程,今后的就业方向是干什么,适合在哪方面干,就是我们自己适不适合,这需要弄清楚。

  第六,考生的限报专业。就是限制考生报考的专业有哪些。涉及到体检标准问题。一个是要了解《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身体条件这方面,健康状况这方面,有一个《高考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另外考生的体检结果,要将考生的体检结果和《指导意见》逐一对照。比如眼睛裸眼视力不太好,有哪些专业有这个限制,大家必须了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尤其是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它根据考生的身体状况或者有没有哪些疾病,分成三个档次:第一,有这种疾病的考生是不予录取的。第二,有这些疾病,这些专业可以不录取。就是也可以录取,这样的也应该回避,虽然可以录取,但是也可以不录取。第三,有这些疾病,这些专业是不宜就读的。所以我建议不管是不予录取还是可以不予录取,还是不宜就读的专业,在报志愿的时候都应该回避。

  这是高考填报志愿应该搜集哪些参考资料,我从六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这六个方面是必须都搜集的,但是除此之外,方方面面的政策信息搜集的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搜集的越多,了解的越透,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怎样参考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呢?

  李金鹤: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很关键,但是怎么参考?报哪一所大学,应该想方设法地对这个大学2009年的录取分数进行判断。填报志愿、选院校是这么一个过程。无论是自主的还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都得要做这个判断。比如A大学2009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是多少,但是说句实在话,2009年录取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这种判断和预测都是一种估计。2009年的结果没出来,我怎么判断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往年这所院校的录取情况怎么样。

  主持人:大概在什么范围。

  李金鹤:在分析院校往年录取数据的时候,有这么三个重点必须把握:第一,这所院校往年录取分数有多高;这是必须首先了解的。但是,录取分数有多高呢?这也是我们家长都知道搜集的数据。比如北京大学2008年在某某省录取分数是620分或者630分,2007年是多少分,2006年是多少分,但是我需要强调的是,仅仅知道这个学校三个年度的录取分数还不够,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用录取线差来考量。什么叫录取线差呢?大家可以查一下本省往年各个批次的录取线,它不是同一个数。2008年一本线538分,2007年也是538分,2006年也是538分,这样的情况很少,多数都是有变化的。比如有的2008年一本线是538分,2007年的一本线可能是520分,2006年的一本线可能是540分,这种可能都是有的,分数线是波动的。不同的年度、同一个分数是不能划等号的。假如三个年度最低录取分数线都是600分,但是这个600分不能简单划等号,不是说我今年考600分就能被录取。要用录取线差,用这个学校的最低录取分减去这个学校所在批次的控制线。假设刚才说的,有一个省份2008年度一本线是520分,600分减520分,应该高于一本线80分,2007年一本线是500分,600500分,是高于这个一本线100分。这个100分和80分是录取线差。一定要知道这个学校往年的录取线差是多少,而不要简单地看它的录取分数是多少。这是一个必须要了解的。一定要知道这个学校录取分数往年有多高,但是进一步说,要用相对数,而不是绝对数。这是一个需要把握的。

  第二,这所院校往年报考人数有多少。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报考的绝对人数是多少,我们需要知道第一志愿报考这个院校的,并且达到这个院校在批次控制线的人数,就是一志愿上线人数。比如北京大学在某个省的招生计划线是100人,北京大学这个年度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有150人,这个150人而且都上了一本线,因为北京大学肯定按照第一批本科招生,有些一本院校,比如层次稍微低一点的院校,报考这个院校的考生也许是200人,但是200人,可能有50个人没有上一本线,上线的只有150人,我们需要了解上线人数的多少。咱们分析的时候也不要仅仅看它的绝对数,要看相对数。我提出一个指标,叫做第一志愿上线率。就是第一志愿上线人数除以录取人数,或者除以招生计划。这个才是表示报考的热度。假如招生计划是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是200人,200除以100200%。就是说一个计划有两个人来竞争,200人中录取100人。

  假如同样一个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也是200人,但是招生计划不是100人,是10人。200除以10,是2000%,就是20个人来竞争一个招生计划。这个热度就不一样了。所以要用相对指标,用一志愿上线率来考量。

  第三,这所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否稳定,有没有波动,波动有多大。这个也很关键。

主持人:李老师提到的这些数据,都是说不要看它的绝对值,而要看相对值。具体到线差还是录取率,相对值的大小,家长如何去衡量?比如线差越大,说明了什么?

  李金鹤:比如这所大学往年的录取线差都高于一本线80分到100分左右,今年的考生要想报考这所大学,你的高考分数应该高于今年一本线80100分,这样才有可能有录取的机会。你的分值线差大于录取线差,才有录取的机会。

  主持人:相对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参考。

  李金鹤:我比较倡导高考填报志愿一定要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再去做一些综合判断。

  主持人:下面请李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怎样把握院校招生章程这个问题?

  李金鹤:刚才我也强调了,报考哪所院校就必须把这个院校的招生章程弄清楚。就是阳光高考的一部分。在若干年前,一般社会上是不知道的,考生家长不知道这个院校按照什么规则录取考生。这些年以来,在教育部的要求下,阳光高考越来越阳光,对招生章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什么时间之前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这个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包括的内容很多,考生填报志愿主要抓住这个院校的录取规则,有的叫录取原则。这也需要有重点地去做。

  我建议大家有这么几个方面必须了解:第一,院校的调档比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招生院校调档比例应该在招生计划的100%120%之间来确定。就是不能少于100%,不能大于120%,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但是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要求。一般有这么几种方式:一种就是这个院校有明确的调档比例规定。比如有的院校在招生章程的规定,调档比例为计划的110%,假如在这个省投了100个招生计划,调档的人数就是110个,按照第一志愿报考我这个院校的人数,按分数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到第110个,这就调过来,第111名就不要了。这是一种:有明确的调档比例规定。第二种,只规定一个调档比例的上限,有的院校这么说:调档比例不高于110%,也就是说在100%110%之间究竟怎样调,到时候看生源情况、考生状况是什么情况,如果分数普遍都挺高,我可以把比例大点,如果后面几位考生分数很低就不调档了,他可以灵活掌握。第三,区别对待。同一所院校,调档比例不一样,区别对待。这个区别分两种:一种是按照志愿设置方案不同来区别对待。比如有的院校这么说,普通省份的调档比例,一般实现105%,对于第一志愿实现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为102%,现在各个省份志愿设置不一样,有的省份在第一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有的没有实行平行志愿,对没有实现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是105%,实现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是102%,这是按照志愿设置方案不一样来区别对待。还有按照招生方案的多少来区别对待,有的院校在某一个省份的招生计划多,在某一个省份招生计划少,如果招生计划少于20人,你这个调档比例是120%,如果这个招生计划超过20人,调档比例是110%,是这样的区别对待。只要大家上招生院校的网站一查询,它的招生章程都公布了。这是第一个需要了解的调档比例。我这个分数,我报这个院校,我调档的可能性有多大,调档不等于录取,调档之后,我是处于最末端还是处于中端,如果处于最末端,还有可能被退档。

  第二,退档的原则和退档的规定。档案被调到院校之后,并不是所有调档的考生都被录取,有的院校会退回来一部分。因为是按照超过招生计划100%的比例调档。退档按照什么标准和原则来退,你必须了解。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考生的总分太低;招生计划100人,调档比例110,按照分数排序,应该是第101个到11010个人退档,也有可能有些特殊原因,比如报专业报错了等等筛选下来,后面的补充上来,总分排名在末端的退档可能性最大。第二是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很多省份第一志愿可以报三到五个专业志愿,最后还有一个专业是否服从的询问,有很多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你报的这五个专业,分数低的话,这五个专业都没有录取上,你又不服从调剂到别的专业,那分数再高也得退档。第三种情况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要求,有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规定,比如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超过100分,有些特殊专业对数学成绩有要求,数学成绩不低于多少分,总分虽然达到了,但是单科成绩没有达到专业的录取要求,也退档。

  怎么看调档比例和退档呢?有的说,院校调档比例越大,被院校调档的机会越大,概率越高,但是,反过来,分数比较低的末端考生,被退档的机会也大,院校调档比例越小,你被调档的可能性小,但是调完档之后,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小。所以需要辩证地来看。

第三,非第一志愿录取的规定。第二志愿怎么录取?各个院校招生章程对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考生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判断这所院校录不录取第二志愿。这很关键。说句实在话,这个院校录不录取二志愿都不是院校自己说了算,而是考生说了算。我们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这方面有些不清楚。因为我到各地巡回讲座,和考生家长交流的时候,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院校录不录第二志愿,我第二志愿报它能不能录?院校录不录第二志愿是考生说了算,不是院校说了算。它取决于这个院校第一志愿报的人数有多少。刚才我说了,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招生计划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200人,这200人都够资格录取,第一志愿能不能录满?肯定录满了。从200个符合条件的考生中录100人,第一志愿就录满了。如果要录100人,第一志愿才有50人,还有50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这50个剩余计划必须通过二志愿来完成。不是学生愿意不愿意的事,必须要通过第二志愿。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这个院校应不应该录第二志愿。因为往年数据分析,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当年这个院校的报考人数究竟是多少,很难预知。虽然我们分析往年的情况,那是往年的。但是今年怎么回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院校的招生章程上这么规定,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时候接收第二志愿考生,这是很多院校招生章程中对于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文字表述。但这里有一个潜台词,当第一志愿生源足的时候,不可能再录第二志愿。第一志愿录满了,不可能再录第二志愿。所以大家要看到潜台词。

  还有一种院校,当第一志愿生源足的时候也录第二志愿。我管它叫做政策性预留计划。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往年的招生章程都这么规定,第一志愿只完成招生计划的90%,假设今年在这个省投放100个招生计划,第一志愿只录90个,什么意思?无论第一志愿报考我的人数有多少,分数有多高,我只录前面90人,留下10%给第二志愿,这是政策性预留计划。这个第二志愿往往都有限制条件,就是院校分数级差的限制。第二志愿报考我这所院校,必须比第一志愿录取的最后那一名考生分数高出30分、40分、50分,这是大家都了解的限制条件。

  第四,专业安排模式。这也是很容易让考生家长忽略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弄不清,第一志愿选什么,第二志愿选什么,但是究竟院校是按照什么规则来确定考生的专业,这个必须了解。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数优先模式;无论你是第几志愿报我这个专业,只要你分数高,能排在前面,我就优先录取你。第二种模式,志愿优先模式;有的叫做专业亲。无论你分数多高,先看志愿,第一志愿报我这个专业,我按照第一志愿报我这个专业的分数排序从高到低录取,然后再看第二志愿报哪个专业,那个专业有没有缺额,如果有缺额就录你,没有缺额的话,看你第三个专业是什么,依此类推。第三种模式,分数级差模式。和院校第二分数级差差不多。我认为它是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综合。既看分数又看志愿。但是分数级差模式先看的是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参与第二志愿专业录取的时候,就要把你的分数减掉一个它规定的级差,减掉几分之后再参与第二志愿的排序,看你的分数能不能排到前面,能不能被录取。

  作为招生章程,还需要了解这个院校对各省出台的优先录取和照顾录取的政策。刚才说了,各省招生办会出台一些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这些政策不是每所院校100%不折不扣执行的。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个省出台的所有优录政策和照顾政策,我这个院校都认可,都按你的办。

  第二,有限制条件的执行。什么限制条件?比如,有的说我认可你这种加分和降分的投档,我都接收过来,但是我在实际录取的时候,要求去掉照顾分以外你的实际成绩必须达到我这所院校所在批次控制线。比如一本线是520分,但是有的考生只考了515分,没有达到一本线,但是,他能享受10分的照顾分,加分之后变成525分了,就超过一本线了,他就可以被这个院校调档,调档过去之后,实际录取的时候,这个院校有这种规定,你的实际分数必须达到520分才能录你,你的实际分数只有515分,没有达到520分,这个考生是肯定不录的。所以这是一种情况。再一个,有些院校在专业安排上是按照高考实际分数安排的。不是按照加分和照顾分之后的总分安排。所以,有加分和照顾分政策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研究院校在对待各省政策的时候是按照什么办法来做的。

主持人: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对公平的。

  李金鹤:要说公平这两个字,我想说的话挺多。现在咱们的阳光高考在高考这个方面体现社会公平,我认为做的是很到位的。无论从教育部还是各省招生办,还是各招生院校,出台的所有政策都在力求让高考这个事越公平越好,只要现在能做到,在当前的历史阶段能做到的事都在想办法做。我很有感触。我说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还真是很到位。

  主持人:它分的真的很细致,给每个考生尽可能多的机会上自己所满意的院校和专业,在政策方面还是非常细的。具体到志愿填报,可能很多考生关心第一志愿的院校应该如何选择?

  李金鹤:具体涉及到填报原则问题了。刚才我们说的是怎么搜集信息、怎么了解这些政策。具体怎么操作?也是涉及到填报原则问题。所有的招生批次都有第一志愿,无论这个省的各个批次志愿设置方案是怎样的,肯定都有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的院校怎么选择至关重要。我对考生的建议:第一志愿选择绝对不

能冒风险。不冒风险,稳妥填报,志在必录。这是我给多数考生的建议。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不冒风险:第一志愿是最先检索的,够条件这个志愿就报走了,不够志愿,这个就没有机会了。在这个志愿填报上,很多考生容易冒风险。现在都有第二志愿,他们就忽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第一志愿录上了也可以,录不上还有第二志愿接着呢。我建议大家千万别这么考虑问题。我对大家的建议还是刚才说的12个字:不冒风险、稳妥填报、志在必录。第一志愿就是要录取。按照我原来说的就是立足于第一志愿被录取。

  为什么这么要求、这么强调呢?有两个理由跟大家说一下:根据各省招生部门的权威统计,现在我们的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已经高达80%以上。每年录取的考生有多少?有80%多的人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而且第一批次的第一志愿录取高达90%以上。这么多人数是第一志愿被录走的,第一志愿录取的人数这么大的比例,如果不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不是在第一志愿就立足于被录取,不这么思考问题那肯定错了。

  第二,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而被后面的第二志愿,某所院校录取了,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院校才会在第二志愿录取?也就是说,录取我们的那所院校将是什么样的院校。大家应该划这么两个问号。刚才前面介绍的时候也涉及到这个问题。肯定是所有考生第一志愿不愿报的院校,在第一志愿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才会有剩余的计划来录第二志愿。这样的院校的层次和考生的分数是不匹配的。如果第一志愿正常报考录取了,这个院校的层次和我的分数是匹配的。现在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第二志愿录取了,这个院校的层次和我的分数至少是降了一个档次。这种结果是所有家长和考生都不认可的结果。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我对大家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立足于第一志愿,不冒风险,稳妥填报。当然有的家长说,想拼一把,闯一把。但是对于有些考生可以闯、可以拼。比如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尖子生,具备冲刺清华、北大这样实力的考生。我要报北大,可能被录取,也可能差一两分录取不上。你说我报不报?对于能够冲刺这样名校的,有这样实力的考生,该冲还是冲。高风险带来高回报。虽然风险很大,但是一旦录到北大和录到别的学校,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考生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差一两分,北大录不上,怎么办?后面能去的院校认可不认可?如果不认可,那就不冒风险。如果对后面能够把你接住的院校认可,你就可以去冒风险。这样结合起来看。
主持人:谈完第一志愿,想说一下第二志愿。第二志愿的院校又该如何选择?

  李金鹤:刚才咱们说了,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高达80%以上,但是毕竟第二志愿还有不到20%的考生需要被录取。有一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清楚,我总在强调,高考是一个极不确定的事件。什么意外都可以发生。每年都有意外发生。这是我走到哪都和大家强调的一句话。什么意思?比如你选择的这所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非常平稳,但是,突然在某个年度,它的数据会产生异常波动。比如突然录取分数就很高了,每年每个批次都有几所院校会出现这种意外。但是在录取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不可能预先知道今年这个批次有哪几所院校出现这种意外,很难预知。所以,尽管我们第一志愿填报的挺稳妥,但是假如今天赶上我填报的这所院校发生意外,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发生意外,第一志愿就有可能录取不上。所以,我对于考生还有一个建议,每个人都要立足于第一志愿被录取。还有一句话,每个人都要做好第一志愿录取不上的准备。这两句话都很重要。报第一志愿不要冒风险,但是每个人都要做好第一志愿录取不上的准备。第一志愿录取不上,第二志愿就要发挥作用,怎么才能在第二志愿稳妥地被录取?第二志愿一定要作为自己的保底志愿,第二志愿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第二志愿填报原则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就是选择2009年可能招二志愿考生的院校。可能有些家长要问,哪些院校2009年可能招二志愿呢?在录取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说不好。但是可以研究往年的录取数据。看看这所院校20082007年有没有招过二志愿,如果往年都招过二志愿,只要今年不出现极特殊的意外,我们判断它还是可以招二志愿。关键就是作为家长和考生找出哪些院校在往年各个年度招过二志愿。

  分析起来挺简单,但是工作量挺大。怎么简单法呢?只需要比较两个数据就可以了。前面我提到过,录取人数和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谁大谁小,只要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大于录取人数或者招生计划的,这个院校在这个年度就没有招过二志愿,刚才说了招生计划100人,第一志愿上线200人,肯定能完成第一志愿的计划。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小于招生计划,肯定要录第二志愿。假如招生计划100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50个,可能还要录第二志愿50个。每个年度都要比较。我替考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我这本书《高考录取分数线估测》,我今天带的是辽宁考生用的,在辽宁招生的所有院校按录取批次把往年哪些院校录不录二志愿都做了标记,凡是黑颜色的都是表示这个院校在这个年度招二志愿。

  我还需要强调一下,一定要找往年招过二志愿的各个院校。有很多家长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到位了,比如根据考生的情况已经选好10所、20所目标院校了。我建议大家回去之后,把你所选的10所、20所目标院校一定要逐个考察一下,比较这两个数据往年的大小。我估计这十所院校,最终只能选一所放在一志愿,其他的都得舍弃。为什么?因为你选的这些院校都是不招二志愿的院校,你放在二志愿填报,是无效志愿,没有意义。

主持人:具体到报志愿,我最后想问一下,如何填报好平行志愿?

  李金鹤:这是从去年以来最热门的一个高考名词。教育部在2008年高等院校录取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广平行志愿。各省、市、自治区积极推广平行志愿。在教育部的积极倡导和要求下,2008年很多省份对于志愿进行了改革。

  我首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平行志愿。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设置了多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去年很多省份进行了改革,比如,辽宁省就改了,辽宁省往年第一志愿都只能报一所院校,去年在一本A段第一志愿可以报三所院校,一会儿我介绍这种效果是很好的。这叫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传统的志愿设置不一样。传统的志愿设置叫做先看志愿再看分数,先看第一志愿报了哪所院校,再看在第一志愿报这所院校考生中你分数排在什么位置。平行志愿不一样,在所有考生中先看分数再看志愿。看谁分数最高,谁分数最高,排在第一,先看你的志愿报了哪些学校,那些学校录满没有,只要有空额,就录取你。这是简单说的投档规则。网上有很多介绍投档规则,包括在我的博客中我对这个问题专门写了文章。所以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实行平行志愿究竟有什么好处?好处大多了。从咱们总结的角度来说,它减少了高分考生落榜的风险。过去高分落榜的、高分低就的很多。通过实行平行志愿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减少了低分考生被录取到较高层次学校的机会。高分落榜低就的可能性小了,低分高就的可能性也小了。这样更公平。

  具体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我手中有一个数据,我对辽宁省去年在一本A段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录取结果和往年有什么区别,我有一个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辽宁省的一本是分AB两段。往年A段录完之后,没有录取上的,再参与B段录取。我是按文史类,往年辽宁省一本B段院校46所,这46所院校2007年最低录取分最高的是611分,2006年是619分,也就是说至少有611619分在A段没有被院校录取,而调到B段的院校。2008年,这46所院校最低录取分,其中最高的院校是571分,我不知道我这个数据说完之后大家是什么感觉,往年从A段调到B段的有611分的,有619分的,现在只有571分的,降低了40分和48分。这是文史类。

  理工类的,往年在一本B段有70所院校,从A段调到B段的这70所院校最低录取分最高的往年有628分、604分,2008年是543分,相对降低了81分和73分。这对高分是绝对有利的一件事情。我这么说,可能没有把这个意思真正理解透。就是高分调到B段的少了,高分在A段都找到院校了。过去很多高分的在A段没有找到院校,调到B段了,使B段的录取分数很高。基于这种录取结果,我非常赞成继续推行平行志愿。在更高的批次,而且在一志愿推广实行平行志愿。这样对考生最有利。不仅是一个公平问题,还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难度,考生的心理压力小了,顾虑少了。这是平行志愿的好处。

  面对这种新的志愿设置方案,我们填报志愿应该把握哪些要点。我这里也给大家提示一下。首先,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是也是有顺序的。比如有的平行志愿设定三所院校,有的设定五所院校,不管设定多少,这三所、五所院校,在录取的时候肯定是顺序检索,我们应该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其次,平行志愿这三所也好、五所也好,从前往后,从录取分数高低的角度来说,应该有梯度,最前面的院校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逐次往下降,应该有梯度,有台阶。避免这五所院校都选的是500分才能进去的院校。一旦第一所院校没有录取,后面所有院校都不可能录取。这就浪费了志愿、浪费了机会。第三,平行志愿三所院校最后的一所,五所院校应该是最后的两所到三所,最后的院校应该作为自己的保底院校,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因为这儿出现问题了,你在这个批次被录取的机会就没了。这一点特别强调,我总在强调保底院校,一定要留个后路,这个后路要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是填报平行志愿至少把握这三个要点。
  我总结了很多要点,大家可以上我的博客看看。我总结的很细。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重点说这三个要点。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有很多更具体的问题都不能让李老师一一解答了,如果考生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可以关注我们人民网教育频道。刚才李老师提到的一些数据,我想在人民网教育频道的高校数据库里也是涵盖了的。如果各位家长和考生方便查询的话,可以登录我们的高数据库。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志愿填报是后话,我们还是应该先考出一个好成绩,然后再去考虑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在这里,我们也预祝考生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今天也谢谢李老师的到来。访谈就到这里。
  李金鹤: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