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297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写作指导 > 正文内容

低分作文千篇一律,掌握这4个提分技巧,你的作文能万里挑一!

作者:  时间: 2017-11-16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素材运用的4个小技巧,很多时候,大家的知道的素材差别不大,这个时候,怎么运用素材就考验功力了,如果你能够把手头的素材很好的组织一下,就能和别人的作文建立区格,从而脱颖而出。

一、素材运用新鲜化

【提分秘笈】

素材运用新鲜化,就是力戒老一套。别人热衷音乐,你不妨做一个美术发烧友;别人都积累“感动中国”事迹材料,你不妨关注道德模范;别人都在广泛涉猎,你不妨深入挖掘。熟练运用拟人、比喻、通感、比兴等手法,巧妙运用歇后语、俗话、谜语等形式,对素材“改头换面”,从而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第一招:变换说法

【例】我,虽然可以毫无顾忌地和他一起吃饭、打水甚至洗澡,但永远觉得身旁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隔开了我们,隔开了我的爱。我觉得我被圈禁,忧伤正在无休止地生长,正如唇上渐渐浓密的胡须,与心里渐渐失控的小情绪……其实我的爱与忧,都留在故乡。北风扑面而来,这一刻,我像风中的一粒种子,身边没有了熟悉的土壤,没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没有了心灵的抚慰,我差一点潸然泪下。风从北方吹来,凄厉的风声又从家乡的楼角掠过了吧?麻雀又在风中踉跄地飞着,苍劲干瘦的枝条又在寒风中抖动。阴霾又来了吗?孩子的小手没有吹裂口子吧?(高考作文《忧与爱》片段)

“我觉得我被圈禁,忧伤正在无休止地生长,正如唇上渐渐浓密的胡须,与心里渐渐失控的小情绪。”这个“忧伤”的比喻就非常鲜活,令人无限喜欢。尤为奇妙的是,“我像风中的一粒种子”这个比喻,引领后面一连串生动有趣的画面,将少年的心思表现得栩栩如生。

第二招:添枝加叶

【例】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待在书上。(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片段)

本段将素材打造成一幅图画可谓功力独到。借用发散思维,先是从嗅觉展示栀子花的幽香,继而引出视觉中的栀子花模样;在通感中,又冒出“逗号般”的虫子,牵扯着我捉弄它的情趣,并引出对生命的喟叹。丝丝入扣,又别开生面。

二、素材运用故事化

【提分秘笈】

素材运用故事化,是指通过选用形象生动的类似故事般的素材,用以演绎、诠释、展示作文主题,以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目的。

【例】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做到所向披靡呢?”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再搓搓它。”智者说。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再用手捏它。”智者说。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了。(高考优秀作文《成功的秘密》片段)

为了表现“屡遭挫折,才能造就一颗坚强心”这一道理,作者精心讲述了一个“捏花生”的故事,轻而易举就达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目的,令人印象深刻。

【例】在一处古村落游览,一帮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清代江南某五品官员遗下的豪宅。古宅形体庞大、精巧别致,给人极大的新鲜感。站在古宅前,游客们心里都纳闷:这宅子的尾栅也真怪,怎么做成一个小巧的屋子?导游小姐站在屋檐下,给游客们卖了一个关子。她指着屋檐下那间小巧的屋子学着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气问道:“大家知道这间小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吗?”经这么一吊胃口,大伙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抢答。

有人说:“放鞋子用的。人进屋后,把鞋子脱了搁在这里。”

有人说:“训小孩用的。家里小孩犯错了就把他关在这里,闭门思过。”

有人说:“雨天进门,把伞放在这里。”

有人说:“关鸡的。”

导游小姐抿嘴一笑,无奈地摇摇头,告诉大家:“都没猜对。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遮风挡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高考优秀作文《善良也是一种习惯》片段)

高考作文隶属于三好网,是排名第一的高考作文学习平台,欢迎微信添加sanhao-sheng关注三好网官微。

三、素材运用清晰化

【提分秘笈】

清晰的行文思路,是让阅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最快捷、最全面地掌握作文内容的关键。所谓思路清晰,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脉络分明、区分明显,让人一目了然。如“现在—过去—现在”的时间顺序,如“从里到外、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如“总—分—总”的逻辑顺序,等等。

让文章思路清晰的常用方法有:

第一招:巧用设问布局谋篇

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第一段,形象展示材料(现象、故事、细节、实验、哲理小诗等)。第二段,找准发问点并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三至五段,从多个角度或者多个层次回答问题。第六段,归纳答案,以呼吁、号召的形式亮出文章主旨或抒发感情。

第二招:巧用排比布局谋篇

巧用排比布局谋篇,就是以排比句开头,排比句子结尾,中间主体部分三个段首中心句也形成排比。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文章内容集中,气贯长虹;思路开阔,条理清晰;句式整齐,朗朗上口,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为文章增色加分。

第三招:巧用对比布局谋篇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第四招:巧用镜头布局谋篇

巧用镜头布局谋篇,就是借助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抓拍若干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典型镜头,选用新奇灵动的组合形式,将最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恰似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然流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如在画中游”的奇妙美感。

第五招:巧用感悟布局谋篇

巧用感悟布局谋篇,实际是将一连串连环发生的事情或将事情发生在不同阶段的精彩与感悟合二为一,持续呈现。既可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又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

如作文《自主招生应试日记》,就撷取了“我”在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期间的四天日记,在“晴”“阴”“雨”“晴”的天气暗示中,“我”经历了踌躇满志、志在必得、面试露怯、直面败北的经历和体验,写得一波三折,饶有情趣。

第六招:巧用名篇名作布局谋篇

王国维总结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少同学便借用“三境界”来布局谋篇。

章回体是我国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之一,聪明的考生也能拿来为我所用。如优秀作文《新三国演义——爸、妈和我的趣味故事》,家中三人比喻为魏、蜀、吴,文章分三个章节,生动地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又充满智趣的生活。

四、素材运用虚实化

【提分秘笈】

一般来说,具体为实,概括为虚;明写为实,暗写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托物为实,言志为虚;指桑为实,骂槐为虚;眼见为实,设想为虚;此地为实,彼地为虚;此刻为实,过去和现在为虚;平实描写为实,比拟夸张为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兼顾,才能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第一招:点面结合

如“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前面的排比是点,最后一句是面,点面结合,虚实相生。

第二招:设譬取喻

如“看吧,我们的希望就要出现了: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旭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这样妙趣横生的比喻作为文章结尾,既富有画面,又饱含思想,令人啧啧称叹。

第三招:巧用象征

如杨朔的名篇《荔枝蜜》结尾,作者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对蜜蜂的抒情议论为实,后面的做梦为虚,虚实结合,让文章主题妙趣横生。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