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技巧有什么用处?我想对于一些家长孩子来说,如同圣经。他对于孩子填报志愿以后发展等等都有巨大影响。
今年,河南省志愿模式共有3种:
第一种是完全平行志愿,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高职高专批、专升本和对口生。
第二种是顺序志愿加平行志愿,如提前批(艺术类除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及专科提前批。
第三种是完全顺序志愿,如提前录取的艺术院校。
不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规则不同。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最大不同是投档规则不同。顺序志愿遵循的是“志愿优先”原则,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先按志愿列队,再按分数排序,然后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档,分轮次进行;平行志愿遵循的是“分数优先”原则,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先按分数高低排序,再按志愿检索投档,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技巧一:平行志愿分数优先注意拉开高校梯度
今年,河南省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实行的是完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本科一批和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即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自由可投的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遵循考生志愿,并根据高校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比例要求投档。当遇到多名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分别按考生语文、数学、外语听力成绩进行排序;对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相对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省招办建议,平行志愿就是按投档成绩对考生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即向该高校投档。也就是说,考生档案不会因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录取机会,除非考生所报的同一批次所有高校志愿都已被比自己高分考生档案投满,那就是填报志愿失败了。
所以,对于同一批次平行志愿,几个高校志愿之间应该有梯度。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高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第一个位置,最靠后的位置要考虑填报“保底”的高校。
技巧二:“顺序”加“平行”要重视第二志愿
今年,提前批(艺术类除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专科提前批,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也就是顺序志愿加平行志愿。对于这些院校来说,同样第一志愿比较关键,但填报时考生一定要重视第二志愿。
据介绍,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不均衡性,一些院校报考人数过多,势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选,而有些院校报考人数较少,第一志愿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第二志愿就会发挥作用。对这些批次来说,第二志愿是平行志愿,4个平行志愿此时是平行投档,均为二志愿。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并拉开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