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段子:
我最喜欢数学了,它没有语文的曲折,也没有政史地的死板枯燥,没有英语那么多的语法,公式推导又比物理简单,又不像化学和生物那样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它有的就是难……
数学是许多同学高中最头疼的科目了,数学大题解题思路都摆在眼前,可是还是不会做。那么,如何能真正学好高中数学, 并掌握数学思维呢?我们来看看清华学霸怎么说:
数学思维的养成
首先:必须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有牢靠的把握
要记住数学的概念及性质,例如函数,向量等,这些知识点在考试是就是考察基本的性质应用。因此,同学们在阅读你们的教科书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这些内容,不要随便漏掉哪怕一个字,并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 这样在使用这些基础知识时才能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另外,数理逻辑的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基础,而现有的高中数学教材大多在这一块知识的介绍上比较薄弱。因此建议同学们找一些资料,视频好好补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其次:学会翻译,盯住目标及类比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再次:如何养成数学思维——“知行合一”
数学思维的养成和游泳类似。要学会游泳,只要你不下水,无论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 下水一样会溺水。 学习数学也是, 如果你不动手去练,你听再多的课, 看再多的视频也不可能考到140+。因此我强烈建议同学们在听老师讲每一道例题之前,先利用这几种数学思维方式自己试着做一下。如果做错了,做不出来,这时候去对比老师的思维,并反复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他想得出来我想不出来,他是如何思考的?我做错了是粗心,还是数理逻辑以及做题不错原则没有把握好?通过对比,找到差异,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
最后:把数学思维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
慢慢的,随着同学们的成长,学会把数学思维3招运用到其他学科,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例如高中物理,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就要用好学数学养成的习惯,仔细品味定义的每一个字,例如摩擦力的定义,什么叫“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特别是当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是(相对)静止的?答案是假设没有摩擦力,相接触的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样,以后任何摩擦力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如何解决物理问题呢?通常我们利用“翻译”构建题目的物理模型(例如力的模型,波的模型,电的模型)然后把物理模型根据定律“翻译”成数学模型(例如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最后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扎实的基础知识让你拿高分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翻译,特殊化,盯住目标这几种思维方式可以帮你快速,高效而且准确的解决问题, 使高考拿高分成为必然。 知行合一可以让你掌握学习高中数学及其它学科的“独孤九剑”, 从此独步天下,傲视群雄! 开挂的人生, 从学好高中数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