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大医学院的招生目录上一直有一个专业在全国医学院中独一无二,那就是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
中外合作的专业有很多,比如和机械相关的往往会和德国合作,和艺术设计相关的会和意大利合作,但是为什么偏偏交大医学院的专业要和法国挂钩呢?
交大医学院的前世今生
法国的医学水平在18、19世纪处于全球领先,大量的“医学第一次”曾在法国诞生。
交大医学院前身是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管理的震旦大学医学院,素有“东方巴黎大学”的美誉,是国内最早开办法语医学教育的医学院校。在近代中国西医教育中独树一帜,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精英。
1911年,震旦大学设医学先修科。
1915年改为医学科,皆用法语授课,教学医院为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安当医院(现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1952年,原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也就是今天的交大医学院。
由于和法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直至今日,交大医学院和瑞金医院依然有着一些“法国色彩”,这也是交大医学院法文班的历史渊源。
法国医疗体系的特点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创设这个专业有其独特的优势。
改革开放伊始,当时的二医大就派出大量赴法留学的医学生。他们吸收法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带入中国,奠定了上海医疗界,特别是瑞金医院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基础,也让上海的医疗整体水平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谈到: “法国人之所以在医学上取得大量前沿成就,与其非凡的艺术、音乐、哲学传统密不可分。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教学理念、疾病分析与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理念。”
在王振义看来,美国医疗重机械,靠检查,而法国医学则重实践,重人文,对于一个医者,法国医学界对于疾病分析有一套很好的思路值得学习。
因此,法国既是医疗技术领先的国家,又可以为医学生多提供一种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环境。
交大医学院法文班的培养特色
一直以来,交大医学院的法语医学教育有口皆碑,在历年的招生中,临床医学专业法文班的入学成绩基本是全校最高。当然在各方面法文班也都享受着外教、出国交流等最好的教育资源。
如今在交大医学院,50%的学生可以获得海外学习机会,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医学院校;学院每年拨出20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的海外学习,平均每名海外学习学生可以得到约1万元的补贴;学院对品学兼优但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给予留学补贴上更多的倾斜。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生除了临床知识,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特别是转化医学概念兴起,对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法文班增加了Master 1项目。
Master 1项目:
指的是学生为获取法国硕士学位,在国内完成Master 1课程后,学生可以申请到法国或法语区高校继续Master 2阶段学习,接受法国导师的指导,最终获得法国硕士学位。
当然,交大医学院作为一所全国顶尖的医学院,除了八年法文班,还有其他诸如英语班、五年制等极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而对于想学医的同学来说,除了交大医学院,上海还有一所和它齐名的复旦医学院。
此外,二军大、同济医学院也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