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说起来其实挺纠结的...个人觉得文科政治,历史,地理这三门中地理并不能算是文科,里面有好多计算时区,风,太阳等相关的计算...(实际到了大学地理专业变成了理科生能报考的专业23333...)而政治和历史,这两门的问题非要有个标准答案?即使我在这两门拿到不错的分数,这也是我始终不能想明白的地方....
吐槽归吐槽,毕竟离高考只剩80天了……说点儿正经的。文综如何拿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200+?当年我们是这么算的...变了的话请告诉我...)
政治。前面我说过,在我看来这门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只要三观正,不随意攻击,任何言论都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这也是政治哲学课上学的...)。但是高考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为了取得一个高的分数,好好研究参考答案是十分重要的。看参考答案主要看两点:1.答案的架构;2.考点和题目描述的对应。政治最常见的问题形式即:“结合xxx知识及相关材料,谈谈你对xxx的看法。” 但我当年在初次接触到这类题的时候是很懵逼的,因为一段那么长的材料,我又怎么能知道你在考我哪个知识点。而参考答案就是最好的参照,阅读参考答案,梳理答案的架构,哪里是课本知识,哪里是材料内容,怎样做结合,材料中哪些关键词代表考的是课本上这个知识点。等看明白这些问题,便也能知道自己的答案该怎么样组织了。
当然,看参考答案应该要保证你对课本的知识的足够掌握。而掌握政治知识的经验与我来说就是列提纲……每一章节或是一板块儿的内容列一个提纲,因为政治的知识是有逻辑相关性的,用一级二级三级目录式的提纲最为合适,可以帮我们很快把握一个板块儿的逻辑架构和重点。
历史。同样一个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标准答案的科目....历史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很容易出新题型的科目(我们当年高考就在历大题中出现了两个新题型……)而且让我比较纠结的是历史放佛并没有什么套路可循....参考答案的作用也不是很大...不过,掌握以下几点干货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1.写大题的时候先划出关键词比如时间,主体,例如说商人或者是农民,说到清朝的农业就要想到小农经济的影响什么的,找到年代背景,然后在草稿纸上写下有关的大事件,以及当时的经济文化影响,考虑的时候要从很多角度思考。例如说抗战时期美国给中国运送物资开辟的驼峰航线,问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大代价也要开辟这条线,首先考虑中国方面的原因,再思考美国方面,最后还得思考国际方面,还可以适当补充这条航线相较其他路线的优势地位。
2.个人认为历史答案所要求的还有一点点逻辑在里面, 比如影响是否与主体对应,答案按因果,时间等顺序排列的会有不错的分数。
3.答题必要分点,意思明确,字数简练,能准确表达意思不要赘述。角度要广阔。
4.历史一定要有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笔记,自己总结而成。知识点概括,历史年份大事记,著名历史人物传记....随你喜欢哪种形式。
地理。地理相对是三门之中逻辑性最强的且相对最贴近于生活的(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样的),知识点集中于原因,影响的分析,现象与成因,影响间环环相扣,点点对应很明确,且知识的分类模块儿很明显,所以记忆起来条理性比较强。地理答题的技巧也是好好研究参考答案便能很轻易总结出规律,抓的住材料的考点也就知道给如何作答。
至于计算类题目,掌握计算方法套用就可以了。计算类题目还是在于多练熟能生巧,这个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
而对地理的复习,我当年比较喜欢在每一模块儿拿一幅地图,按区域回忆相关知识;如果题主也属于图像类记忆的人,不妨可以尝试这个方法,有时自己画个图,还挺好儿的...
前面分科说了下我当年答主观题的经历,接下来说说客观题。客观题考得的确是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对课本熟悉,对细节知识点的熟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始终没有把课本从头至尾(包括注释)过过一遍的话,做到对哪一个知识点大概出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的话,客观题就永远会出到出乎我们意料的知识点...记得我当年高考就出了一道客观题,考的是四幅图,请考生找出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古时地理位置...当时那道题考完同学群里一片哀鸿...不过那幅图在课本的补充知识中出现过一次....文综的客观题才称得上一般人所说:只要背的总够熟练,文综不是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