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271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技法 > 正文内容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1:混淆古今异义

作者:  时间: 2019-01-19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

  误区1: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