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专业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为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正式成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81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被聘任为首任院长。现已经招收2004、2005级两个国学班,200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该学院学术力量雄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选调部分骨干教师,并从海内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了基本学术团队,此外聘请校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形成了对国学院强力的学术支持。
培养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国学基本典籍和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与较高的学术水平,掌握现代知识体系,能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国学研究与教学,以及文化交流、文博管理、编辑出版等其他相关实际工作。
国学班将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重视国学自身固有的教学规律与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术研究与文章写作,将专业知识与文化修养融会贯通,做到通才与专才的有机融合,基础与应用的有机融合。
主要课程:中国人民大学
(一)一年级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应用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文科)、体育。
学科基础课:国学通论、《论语》研读、《左传》研读。
专业选修课:国学入门。
(二)二年级课程
应用基础课:英语、体育。
学科基础课:《诗经》研读、版本目录校勘、中国通史。
专业必修课:《孟子》研读、海外汉学研究、《楚辞》研读、乐府诗研究。
专业选修课:文献信息与检索、《孙子》研读、《说文解字》研读、先秦诸子研究。
修业年限:
该学院采用“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班)”的招生方式。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
硕士毕业后,有志于继续深造者,通过考试可以继续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